默写
(1)昔者,_______________,怒而触不周之山。(《共工怒触不周山》)
(2)士别三日,_______________,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
(3)_______________,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口技》)
(4)_____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5)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6)《木兰诗》中,描写木兰艰苦战地生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文默写(⑴、⑵小题必做,⑶—⑸小题任选两题作答)
⑴ ,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⑵树树皆秋色, ___。(王绩《野望》)
⑶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描写洞庭湖云雾缭绕、波涛汹涌壮观景象的诗句是:
____ __ ,_ ______________ 。
⑷《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 , 。
⑸人有德,花也有德。古诗文中赞颂花的品质的句子有: __ ____ _, 。(写出连续的两句)
古诗文名句及常识默写。
(1)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2)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3)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4)采菊东篱下, 。 (陶渊明《饮酒》)
(5) , 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焕《凉州词》)
(6)无可奈何花落去, 。( 晏殊《浣溪沙》 )
(7)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8)了却君王天下事, 。 (辛弃疾《破阵子》)
(9)《游山西村》一诗中描写了农家祭社祈年,热热闹闹,吹吹打打,充满着丰收的期待的情景。表达诗人对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的赞美,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的诗句是: , 。
根据课文默写
①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② ,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③ ,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惠崇<春江晚景>》
④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⑤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
⑥天时不如地利,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⑦先天下之忧而忧,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⑧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⑨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⑩ ,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根据课文按要求填空。
(1) “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 运用比喻写出了边塞天气的奇寒;“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巧用夸张表达了对家人思念;“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妙用拟人赞扬了无私的奉献精神。可见,修辞的运用能使诗句更加灵动、隽永。
(2)_______________,左右流之。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诗经》)
(4)酒在古诗词中很常见,诗人往往借酒抒发情感:范仲淹 “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表达了忧国思乡之情;苏轼的“____________,鬓微霜,又何妨!”抒发了报效国家、建功立业之情;杜甫的“白日放歌须纵酒 ____________”表达了喜悦之情;
填空。
①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 , ”借用典故表达了期望得到重用以御敌立功、报效国家的愿望。
②《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 “ , ”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再现了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
③《武陵春》中的“ , ”化虚为实,形象地表现了愁之深,被词论家赞为“创意出奇”。
④《沁园春 雪》中以“ , ”两句,化静为动,极传神地描写了我国北方特有的雪景。
⑤陈胜吴广乃谋曰:“ , ; ,
?”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