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家训》是一部阐述修身治家之道的家教名著,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清至民国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据此回答下题。《朱子家训》的内容不乏封建糟粕,但一些警言至今具有指导意义。这告诉我们
A.矛盾具有客观性 | B.事物是一分为二的 |
C.矛盾具有特殊性 | D.矛盾具有不平衡性 |
《朱子家训》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一警言启示着当代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追求有意义的人生。这表明
A.承认社会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处理好人与人关系的前提 |
B.正确的意识引导人们选择正确的生活态度,促进社会发展 |
C.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意识能够正确认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 |
D.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意识能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
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
A.人与人的关系 | 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
C.人与世界的关系 |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
“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这说明
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
B.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哲学的进步推动着具体科学的发展 |
C.哲学与具体科学互为前提和基础 |
D.具体科学与哲学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 |
在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为充分展示各个时期各条战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在革命、建设、改革中作出的突出贡献,中央主要媒体和各省区市党报联合推出大型人物专栏 《“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双百”人物都具有崇高的社会理想、坚定的道德信念、忠诚的爱国之心和忘我的奉献精神。这表明
A.理想信念对“双百”人物的成长起决定作用 |
B.世界观就是哲学 |
C.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
D.培养道德模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工作 |
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这说明
A.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 B.哲学的智慧是人们主观产生的 |
C.哲学观点都是正确的 | D.学习哲学使人聪明 |
近年来,我国提出的“和平发展”“和谐世界”“互利共赢”等外交理念,在世界联合反恐、地区维和行动、朝核六方会谈、伊朗核问题、联合国改革等方面发挥着建设性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尊重和认同。这表明
A.我国是当今国际事务的主导者 |
B.我国已步入发达国家的行列 |
C.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有了更多的战略盟友 |
D.我国的主张和做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