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记载:齐威王接受大臣邹忌建议纳谏:“所有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到上等奖赏;在众人聚集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缺点,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之后,齐国的群臣百姓纷纷进谏,国家也因此日益强盛。上述材料的有益启示是:
①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充分行使质询权 ②政府应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
③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应自觉接受问责制 ④公民应该通过合法渠道行使监督权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2013年12月,20个省区的433项少数民族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北京举行展示,设有“剪刻绘画”“文学史诗”“纸张印刷”“制茶工艺”“民族器乐”等多个展区。这一活动()
A.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B.增强了中华文化的时代性特征 |
C.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 D.加快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趋同 |
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中国珠算项目列人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国珠算申遗成功基于的传导预期()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人类文明的见证和标志→凸显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
B.信息技术的发展→算盘的计算功能削弱→研究人类文明演进的需要 |
C.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应加强各国文化交流 |
D.中华文化的瑰宝→民族文化的传承→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 |
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展示着世界的风采,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量外来文化涌入中国。对待文化传播我们应该()
A.增强对一切外来文化的自觉和自信 |
B.建立准入机制,防止外域文化冲击 |
C.海纳百川,积极推动世界文化一体化发展 |
D.主动学习先进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
以色列科学家谢赫特曼因发现准晶体而独享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但在30年前,由于该发现被认为违背科学常识,谢赫特曼面对的是来自主流科学界及权威人物的质疑,被斥为“胡言乱语”“伪科学家”。材料说明()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
②客观事物的本质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而不断显现和改变
③敢于批判和勇于创新是科学研究的可贵品质
④认识运动是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③④ |
德国思想家莱辛说:“人的价值不在于是否掌握真理,决定人价值的是追求真理的孜孜不倦的精神”这是因为( )
A.真理是绝对的永恒的 |
B.真理与谬误是截然不同的 |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
D.真理是具有反复性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