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注重运用法治方式,实现多元主体共同治理。下列措施中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①培育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②转变政府职能,把社会管理权力下放给城乡社区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
③充分保障公民享有对社会管理的参与权与审议权
④将推进城乡社区建设作为实现基层群众自治的重要途径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国家于2007年12月开始在四川等三省进行“家电下乡”试点工作。2009年2月1日,“家电下乡”推广到全国。按规定,对农民购买的家电产品其销售价格给予13%的财政资金补贴。这些财政资金补贴:
①反映了我国政府的政策导向②表明财政可以有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③属于财政支出中的社会保障支出④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近年来国企高管与普通员工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加大了人们对于部分国企尤其是垄断行业高管“高薪”的质疑和不满。2009年9月,财政部对央企发出高管“限薪令”。这一举措的依据在于
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②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③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基本标志④初次分配也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200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0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下列政策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①提高出口退税率和扩大社会总供给②减低失业率和存款准备金率③增加经济建设支
出和降低税收④刺激总需求增长
|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2009年9月,全球19个主要经济体和欧洲联盟领导人在美国匹兹堡宣布,二十国集团(G20)将代替八国集团(G8),成为国际经济合作与协调的首要全球性论坛,八国集团转为主要关注国际安全、外交等问题。这说明
①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逐渐占有主导权
②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③国际组织在协调国际经济、政治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④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正在建立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新中国成立之前,民族地区几乎没有现代意义的学校,文盲率非常高。如今民族地区的各类学校已达72700余所,在校学生3450万人,基本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达115万人,比1950年增长了886倍。民族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
①其主要原因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少数民族人民实现当家作主
②表明出阶段我国各民族享有平等权利
③是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条件
④表明我国已清除各民族之间发展不平衡状况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