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于4月4日(农历三月十四)在黄陵县桥山黄帝陵祭祀广场举行。为了纪念和缅怀始祖精神,先民就有了隆重的祭祀活动,而每一次的黄帝陵祭祀都在规模、礼仪、供品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当时的文化、经济、农业、政治、军事、生活习俗。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共继承了崇拜圣哲的“礼治”文化传统,同时壮大了祭祀规模,每年的祭祀都有上万人参加,包括大陆人士、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华侨等。这表明( )
①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②文化的传承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
③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的先进性使中华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④全面继承传统文化是提升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手段
|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
二百三十多年前,清朝乾隆皇帝依托鼎盛的国力,组织全国数百名优秀学者,用十余年的时间编纂《四库全书》。它涵盖了十八世纪中期以前中国文化基本典籍,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更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观。《四库全书》证明了
| A.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
| B.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
| C.中国古代科技具有整体性的特点 |
| D.中华文化能够求同存异、兼容并蓄 |
1978年,时任巴黎市长的希拉克第一次来到秦俑博物馆.不禁赞叹:“世界上曾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这表明要真正了解中国,就必须了解中华文化的()
| A.民族性 | B.多样性 |
| C.古老辉煌的历程 | D.基本的价值追求 |
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①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②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③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④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下列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的看法正确的是()
①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 ②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 ③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并与之和谐相处 ④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与世界上其他古老文明的发展历程相比,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 A.具有相对稳定性 | B.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
| C.源远流长,从未中断 | D.关注人文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