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吉林大学农学部奶牛繁育基地成功培育出一头携带转入赖氨酸基因的克隆牛犊“织女”,从其乳汁中获得大量的赖氨酸。它的诞生标志着国际克隆技术又取得了一次重大突破。以下与此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题中赖氨酸基因表达载体的受体细胞的性染色体可以是XX也可以是XY |
B.将赖氨酸基因导入牛的卵细胞中,通过组织培养也能形成转基因牛 |
C.人们只在“织女”的乳汁中才能获取赖氨酸,是因为只在转基因牛的乳腺细胞中才有赖 氨酸基因 |
D.运用基因工程技术让牛合成大量的赖氨酸,该技术将导致定向变异 |
分析下面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三张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c点时的温度如果对应是乙图的t1,则当温度变成t2时,c点向左上方移动 |
B.从乙图可以看出,温度t4时,总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因而是该植物能正常生存的极限温度 |
C.如果乙图的光强度位于光饱和点,那么白天环境温度为t2时,植物能获得最佳的生长收益 |
D.从丙图可知,用于地膜覆盖、大棚种植等的塑料薄膜的颜色最好为红色或蓝紫色,这样有助于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 |
关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H5N1禽流感病毒的有关比较,错误的是
A.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而改变传染性 |
B.感染不同的人后所引起的患病程度可能不同 |
C.感染正常人体后均能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 |
D.被抗原激活后的T细胞都能分泌多种蛋白质直接杀死病毒 |
假设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噬菌体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 其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20%。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31P的大肠杆菌, 共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至少需要3×105个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
B.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 |
C.含32P与只含31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1∶49 |
D.该DNA发生突变, 其控制的性状即发生改变 |
人体内葡萄糖的无氧分解过程中,选项中各产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酒精 ②CO2③H2O ④ATP ⑤乳酸 ⑥H+ ⑦丙酮酸
A.③②①⑤ | B.⑥④⑦⑤ |
C.④⑦②① | D.③④②⑤ |
下图甲表示某酶促反应过程,图乙表示图甲的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物质a的起始浓度为10 mmol/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a可能是麦芽糖但不可能是蔗糖 |
B.在该实验条件下物质a在2 min内可被完全分解 |
C.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①酶浓度大于曲线②和③ |
D.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①温度低于曲线②和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