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俭不立,家无俭不旺,党无俭必败,国无俭必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舌尖上的浪费”非常严重,发生的群体范围也很广泛,不同群众浪费的原因不同,特别是一些普通百姓认为,大操大办才有面子,菜点得多,酒上得足才有身份。针对“舌尖上的浪费”,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批示:“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表明了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体现了中央关心群众生活、注重改善民生的为民情怀。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大力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价值取向?
运用经济生活中有关消费的知识分析材料一中“普通百姓为了面子大操大办,造成浪费”的错误之处。
材料二 2014年安徽的两会不仅延续了以往务实、高效的会风,更强调节俭。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在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中,勤俭节约美德一代又一代的传承着……勤俭节约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修养、一种自觉,是文明的体现,是进步的象征。
(3)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思想道德建设”的角度,谈谈青年学生应怎样提高勤俭节约意识。
近年来,美国校园枪击事件频频发生。2013年1月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宣布全面管理枪支方案,其中包括禁售攻击性武器、禁售可容十发子弹以上的大容量弹匣和对购枪者进行全面背景审查等条款。但美国国会两党之间的明争暗斗、美国步枪协会的反对、美国各州对宪法中有关持枪条款的不同解读,都使得奥巴马总统的全面管理枪支方案能否在美国实施,充满了变数。
(1)从国家管理形式角度,说明奥巴马总统为什么能够提出管理枪支方案?
(2)结合材料,分析影响该方案能否在美国实施的因素有哪些?
2013年11月21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共同出席第九届中欧工商峰会并致辞。
李克强说,在纪念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立10周年之际,我同范龙佩主席、巴罗佐主席举行第十六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取得多项重要共识和丰富成果,向世界发出中欧合作共赢的强有力信号。共同发表《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宣布启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提出2020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万亿美元的目标。李克强总理还就推动把《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蓝图变成实际成果提出多项倡议,他希望双方企业家共同携手,共创中欧经贸合作新的未来。
(1)依据国际组织的分类方法,说明欧盟分别属于何种类型的国际组织?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克强总理希望双方企业家共同携手,共创中欧经贸合作新的未来”的可行性。
材料一 2013年3月28日晚,法国总统奥朗德接受法国电视二台采访,对法国当前面临的内政和外交政策发表了重要讲话。主要包括: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增收和节支等民生内容。
材料二 布朗走了,卡梅伦来了。英国女王授权保守党领袖卡梅伦接任首相职务,组建下届英国政府,卡梅伦发表简短讲话,要真切为英国民众提供最好的服务。
(1) 英法两国的政体分别是什么?
(2)有人说:”从材料看英法两国领导人都力图为‘民众’、‘人民’服务, 因此英法两国政体没有本质区别”。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一桥飞架中欧——亚欧大陆桥,一头连着中国,一头牵着欧洲。
材料一 2014年3月22日至4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飞往亚欧大陆桥的那一端。对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进行国事访问,出席在荷兰召开的核安全峰会,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访问期间,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了法国总统奥朗德,德国总理默克尔。
(1)中、法、德分别实行怎样的国家管理形式?有人认为,“三个国家实行不同国家管理形式的原因是国体不同。”,请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材料二中国,欧洲,两者加起来,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经济全球化之力,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之势,把双方紧紧相连。其关系走向,牵动世界格局。
3月31日,在长达5个小时里,习近平主席先后同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欧洲议会议长舒尔茨、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会谈会见。习主席表示:“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始终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始终支持一个团结、稳定、繁荣的欧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2)欧盟属于什么类型的国际组织?谈谈你对“中国与欧盟关系走向,牵动世界格局”的理解。
材料三布鲁日在弗拉芒语中的意思是“桥”。2014年4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发表重要演讲,全面阐述中国对欧政策,主题词也是“桥”:
“我这次欧洲之行,就是希望同欧洲朋友一道,在亚欧大陆架起一座友谊和合作之桥。为了把中欧关系推向前进,中方需要加深对欧洲的了解,欧方也需要加深对中国的了解。”
在欧洲之行不同场合的演讲中,习近平多次说到“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强调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而欣赏、包容、互鉴便是理解的基础。
(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分析中欧如何促进双方之间的了解。
从2014年1月1号开始,作为最有希望成为美国总统奥巴马最后一个任期结束时留下的“政治遗产”——美国医疗保险改革法案开始全面实施。
从最初在国会勉强过关,到因涉及联邦与州权力的分配问题而引发诉讼,涉险赢得最高法院“不违宪”的裁决,再到引发两党恶斗、导致政府关门,医改法案自提上议程之日起就饱受争议、屡遭挫折。2月10日,最新“变数”又传出——美国政府宣布推迟“医改法案”中关键条款的强制实施日期。
结合材料,分析美国总统的医改政策屡遭挫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