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望江南•超然台①作【宋·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③。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③咨嗟:叹息。
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以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风细柳斜斜”,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已暮而未尽。
B.“试上”三句,是说登临超然台远眺,春风中的春水、春花、烟雨……令诗人心旷神怡。
C.下片紧承上片所写之景,以“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进一步将登临的时间点明。
D.“年华”,指好时光,与开头所说“春未老”相应合。诗人欲忘却尘世间一切,借诗酒以自娱。

从词中的“咨嗟”、“且将”这些词语看,它们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折桂令
过多景楼
周文质
滔滔春水东流,天阔云闲,树渺禽幽。山远横眉,波平消雪,月缺沉钩。
桃蕊红妆渡口,梨花白点江头。何处离愁?人别层楼,我宿孤舟。
⑴本曲在景物描写上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
答:

⑵“人别层楼,我宿孤舟”这两句写的是一个怎样的情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
(3)本曲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答:

阅读下面一首小令,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
乔 吉
  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露华凉人怯衣单。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睛雪飞滩。
⑴这首小令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答:
(2)有人称乔吉是曲家之李白,请举例分析这首小令的浪漫主义风格。
答:

阅读下面的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宿府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注】一枝安:出自《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句。
(1)从内容上看,诗歌是怎样表现“独宿”的特点的。


(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柳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①。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咏柳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①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春日。断肠:销魂。
(1)两首咏柳诗中,李诗以柳自喻,曾诗以柳喻人(喻指社会上的某种人),请简要分析两首诗的表达方式、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2)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李诗中的“逐”字和曾诗中的“倚”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汴河曲  [唐]李 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汴河怀古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注]①汴河:即通济渠,隋炀帝时开挖的大运河的一段。②隋家:隋王朝。③水殿龙舟:当年隋炀帝出游时所乘坐的船只。④不较多:差不多。
 ⑴两首诗都以“汴河”为题材,但所写的重点不同,抒发的感慨也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⑵这两首咏史诗的表达方式各有侧重,请分别加以说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