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晓至湖
[清]历鹗
出郭晓色微, 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 弥漫与天永。
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 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 泛泛逐清景
(选自《清诗选》)
[注]① 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影。
这首诗情感丰富,请做分析。
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 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答: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
答: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孤山
[宋]谢枋得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②谢枋得:宋末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答:

(09年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方修芦碍月生。
(1)这首诗多处写到“影”,有的是明写,有的是暗写。请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并加以说明。
答:
(2)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答: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3题。
早兴
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 ①觉:醒。

1.

白居易,字乐天,号

2.

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用"晨光"与"开门鼓"交代时间之早。
B. 颔联以犬和鸟的表现描绘清晨兴旺之景。
C. 尾联"乡梦不多成"呼应"心空",点明主旨。
D. 本诗语言浅显平实,给读者清新自然之感。
3.

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画线句。
答: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1~2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

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

答:

2.

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

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