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
报 复
[法]雨果·克里兹
写字台上的台灯只照亮书房的一角。彭恩刚从剧场回来,他坐到写字台前,伸手拿起电话要通了编辑部:“我是彭恩,你好!我又考虑了一下,关于《蛙女》的剧评,最好还是发下午版,因为我想把它展开一些……别提啦!太不像话了!所以我才打算写一篇详细的剧评。上午版你只要留出个小方块刊登一则简讯就行了。你记下来吧:‘奥林匹亚剧院:《蛙女》上演,一锅可笑的大杂烩,一堆无聊的废话和歇斯底里的无病呻吟。看了简直要让你发疯。详情请见本报下午版。’你是不是觉得我的措词还不够激烈?这样就行?那好,再见!”
从他放下话筒的动作可以看出,彭恩的情绪越来越愤慨。可就在这时,他猛然一惊,附近有人轻轻地咳嗽了一声。在光线最暗的角落里,他模模糊糊地看见有个人坐在皮沙发里。陌生人蓄着白胡须,身披风衣,头上歪戴一顶礼帽,闪亮的眼睛逼视着评论家。彭恩心里发虚:“你,你……你是谁?”
陌生人慢慢站起来,从衣兜里伸出右手。彭恩看见一支闪闪发亮的手枪。“把手举起来!”那人命令道。彭恩两手发抖。
“嘻嘻嘻……”那人像精神病人一样笑着,“你这条毒蛇,现在总算落到了我的手里。再有5分钟就是午夜。12点整,嘻嘻嘻……你将变成一具尸体。文亚明,我的宝贝,”白胡子老头扬起头,“我亲爱的文亚明,5分钟后你将报仇雪恨。这条毒蛇将永远闭上它的嘴!啊,你高兴吗,文亚明?”说着,白胡子老头立刻举起手枪:“别动!”
“听我说,”彭恩战战兢兢道,“请告诉我,你究竟是谁?……我不明白……我对你干了什么?……求你把手枪收起来吧。我们之间肯定有一场误会。”
“给我住嘴,你这个杀人凶手!”
“杀人凶手?你弄错了。我不是杀人凶手!”
“那么请问是谁杀死了我的孩子,我唯一的儿子,亲爱的文亚明?谁呢,彭恩先生?”
“我根本不认识你的儿子!你怎么会生出这种想法?”
“我的儿子名叫……文亚明·穆勒!现在你明白了吧?”
“文亚明·穆勒……我记得,好像是个演员吧?”
“曾经是!因为他已经死了,他对着自己的头开了一枪。而正是你这个无耻的小人毁了他!你在文章里写过他:‘为助诸君一笑,还有一位文亚明·穆勒先生值得提及,因为他的表演,真堪称全世界最蹩脚的演员。’你竟敢这样写我的儿子!而他,可怜的孩子,去买了一支手枪,自杀了。就是这支手枪,过一会儿将把你送到西天!”
彭恩禁不住浑身乱颤:“听我说,这并不能怪我……我感到很遗憾……可我只是尽自己的职责而已。你的儿子真的缺乏才华……你明白吗?我本人跟你的儿子并没有仇,可是艺术……”
“你别再胡诌关于艺术的废话了!你是杀人犯!因此你得死!昨天夜里,”老头压低嗓门,“文亚明出现在我的梦里。他对我说:‘爸爸,拿上手枪去找那毒蛇。午夜12点的时候,杀了他替我报仇!否则,我的灵魂将永远四处飘游,不得安身!’”
“可你不能杀我……看在上帝面上……你简直疯了!……”
老头大声地嘲笑道:“真叫人恶心,你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胆小鬼!一条罪恶深重的蛆虫,半文不值的小人!你那自命不凡的优越感哪里去了?你的体面威风哪里去了?现在你已面对死神,没有了你,人人都会如释重负。”
彭恩双手合十,央求道:“亲爱的先生,如果你一定要杀我,至少让我能最后给我的亲人写几句诀别的话……并表明我的遗愿。”
“行,我成全你!”陌生人宽宏大量地答应,“写吧,你还可以活15秒钟!”彭恩拿起铅笔,在纸片上写了两三行字……
午夜的钟声响了。
老头怪叫一声,抠动了扳机。
硝烟散后,陌生人扯下自己的胡子,走近彭恩。
“先生,现在你对文亚明·穆勒的表演才华有了新的看法吧,对不对?看你那个熊样!哈哈……!我想,今后你在评论别人的时候该会学得谨慎一些了!”
看着手里拿着铅笔,满脸蜡黄的彭恩,文亚明伸手拿过那张纸条。只见上面写道:
“亲爱的文亚明·穆勒,你不仅是全世界最蹩脚的演员,而且是头号傻瓜。你戴的假发套大了一号。彭恩。”小说开头彭恩打电话的情节,有哪些作用?
简析小说结尾的特点和艺术效果。
分析彭恩和文亚明两个人物形象。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
A.小说开篇首句“写字台上的台灯只照亮书房的一角”,这看似不经意的一笔,实则为故事的展开,设置了一个独特的环境。 |
B.陌生老头的出现,令彭恩心惊发虚,但彭恩通过对方戴的大了一号的假发套,一眼就看穿了他的真实身份,及时识破了文亚明拙劣的伎俩。 |
C.文中画线部分从彭恩的视角描写陌生老头的外貌,寥寥几笔,为小说的结局埋下了伏笔,可谓匠心独运。 |
D.小说人物设计巧妙:文亚明假扮成自己的父亲报复彭恩,符合其演员的身份;彭恩对文亚明报复的演技加以评价,也符合其剧评家的身份。 |
E.小说中的对话描写贯穿全篇,其中频繁出现的省略号均生动地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惊慌和恐惧,收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一提起第六感觉,往往会想到它有某种神秘感。可是不久前发现,第六感觉可能就藏在鼻腔里。人类和大多数动物一样可能会通过皮肤散发出大量无嗅无味的化学物质:信息素.也叫外激素。它可以向其他人传递信息。
美国解剖学家戴维·玻利拿医生从人的皮肤细胞中分离出了信息素。他和其他著名的嗅觉专家都不局限于成见。初步揭示了人体的信息素系统。他们说,这个系统很久以来被忽视,是由于依照传统的说法;人们感觉信息素的器官只存在于胚胎时期,在婴儿降生前就消失了。比彻姆博士说.目前研究人员正试图深入了解人体感受信息素以及向大脑传递相应信号的系统。美国宾州大学的默兰博士说,动物的鼻腔有两个感受通道.并且在大脑有着各自的终端和神经。这是两个独立的系统·一个是感受气味的嗅觉系统,另一个是信息素神经系统.负责感受信息素并且做出反应。信息素在人的生长发育各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胚儿感受外部世界.婴儿识别自己的母亲.儿童进入青春期,成年人找寻配偶.所有这些过程都是在信息素的引导下完成的。
另外,美国贾贝科博士和墨兰博士研究发现,所有接受调查的人的鼻腔隔两侧都有一条小管和一组细胞连在一起,这些细胞具有神经细胞的特征。他们倾向于认为,这些细胞就是信息素感受器。蒙地博士通过鼻腔凹窝及普通细胞嗅觉感受器的对比试验发现,只有鼻腔凹窝对信息素有反应。不过.大多数专家认为,在许多其他研究人员获得相同实验结果之前,信息素感受器是否存在还有待证实。对第二段中“成见”在文中的具体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很久以来人们忽视信息系统的存在。
B.很久以来人们忽视对信息素系统的研究。
C.大多数专家不相信人和动物可能会散发信息素。
D信息素的感受器官只存在于胚胎时期,而后消失。对“人体的信息素系统”在文中的含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体感觉信息素以及向大脑传递信号的系统。 |
B.信息素在人的生长发育各阶段发挥着不同作用的神经系统。 |
C.由信息素神经感受系统和向大脑传递相应信号的系统组成的系统。 |
D.人的鼻腔有着各自终端和神经的两个感受通道组成的系统。 |
下列叙述与默兰博士对信息素感受系统的认识一致的一项是 ( )
A.人的鼻腔中可能存在着信息素神经感受器。 |
B.人类在不同阶段的主要行为都是在信息素的引导下完成的。 |
C.人的鼻腔凹窝里面的一组细胞就是信息素感受器。 |
D.与普通细胞嗅觉感受器相比只有鼻腔凹窝对信息素有反应。 |
一些学者认为“第六感觉可能就藏在鼻腔里”,他们判断的依据.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人体会散发信息素②动物的鼻腔中有两个感受通道③人的鼻腔中有细胞嗅觉感受器④鼻腔隔两侧有一条小管和一组具有神经细胞特征的细胞⑤鼻腔中有感受气味的嗅觉系统⑥鼻腔凹窝对信息素有反应
A.①②④ | B.③⑥ | C.①③⑤ | D.④⑥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李清照传(节选)
国难当头之时,南宋统治集团内部的争夺却愈加激烈,朝廷章法大乱,众官无所依从。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赵明诚罢守江宁被命移知湖州,但未到任即被免。三月,清照与明诚乘船上芜湖,入姑孰(准备移居赣水上),沿江而上时经过和县乌江(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处)。秦亡后,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最后失败。项羽垓下兵败后,逃至乌江畔,乌江亭长欲助项羽渡江,项羽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言罢,拔剑自刎。面对历史遗迹,抚昔思今,清照思绪难平,于是作诗一首,题为《乌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诗中通过歌颂项羽这位失败了的英雄,向人们展示了这样一种人生哲学:活,要活得昂扬,出类拔萃,有声有色;死,要死得壮烈,慷慨英武,可歌可泣。
气节,是人的精神风貌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同时,诗人还讽刺了南宋统治者的苟且偷安、了无气节和昏庸无能。
五月,明诚把家属送到池阳(安徽贵池),又接到旨意复知湖州。六月十三日,盛夏酷暑,明诚离池阳,“涂(途)中奔驰,冒大暑,感疾”。(《金石录后序》)行至建康时,病势已重。七月末,清照于池阳闻讯,心急如焚,急解舟赴建康,然而已无力回天。八月十八日,明诚病逝。
从此,清照将永远是孤雁一只了。再没有“相对展玩咀嚼”金石书画藏品的欣慰,再没有“相向惋怅者数日”的余韵,再没有坐归来堂斗茶大笑的乐趣,更不会再有苦苦相思之后团聚的甜蜜了。相见直要待来生。前路漫漫,等待着她的,是孤苦伶仃颠沛流离,是世情险恶中伤欺侮。遭此一击,刚毅的清照,也难以承受了。“葬毕,余无所之余又大病,仅存喘息。”(《金石录后序》)李白是“拔剑四顾心茫然”,而清照此时是“葬毕夫君心茫然”。山河破碎,家破人亡,清照无限悲痛,大病一场。蘸着血泪,她写下了《祭赵湖州文》,其中有句云:“白日正中,叹庞翁之机捷。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白日”句典出宋代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八:襄州居士庞蕴将入灭(佛教称僧人死亡为入灭),令其女灵照观日之早晚来报。其女回报说:“日已中矣,而有蚀也。”待父出门观看时,其女“即登父坐,合掌而亡。”父见其状,夸其女“锋捷”,庞延至七日之后乃亡。此句即谓明诚先己而亡,死得其所,较之后亡者之处境为好,以聊示自慰,寓己悲痛之深。“坚城”句典出杞梁妻哭夫的故事。《孟子·告子下》中有“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的话。刘向《说苑·善说篇》载:“昔华舟杞梁战而死,其妻悲之,向城而哭,隅为之崩,城为之阤。”“阤”即溃塌之意。此句意谓己之悲伤同于杞妇,而“坚城”一词,语涉双关,且以暗示赵明诚为国之长城之意。这组骈文对句是此篇祭夫文中仅存下来的残句。对于夫君于乱离中暴病身亡,清照含着无限的悲痛,这一“叹”一“怜”中,哀之痛,伤之切已溢于言表。对文中“从此,清照将永远是孤雁一只了”一句话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一句在文章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过渡到写李清照后半生的艰难生活,寄寓了作者深切的同情。 |
B.说明缺乏真情的生活了无生趣,即便是以后也曾再嫁,但依然是一只漂泊无依、形影相吊的孤雁。 |
C.表明李清照从此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上开始了一个孤苦伶仃颠沛流离的痛苦历程,感情、境遇也从此改变。 |
D.“孤雁”既明指李清照,又暗指项羽,说明李清照与项羽有着相同的失意之悲,只能苟安于频遭中伤欺侮的处境之中。 |
对文中引用“白日”之典和“坚城”之典的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让读者对李清照《祭赵湖州文》一文中这两句的深刻含意有更深入的理解,表明此时的李清照内心无比伤痛之情。 |
B.增强了文章的内在韵味,丰富了文章的底蕴,并以此说明遭遇亡夫一击,李清照已是刚毅不再,唯存庞蕴之女一死之心而已。 |
C.表明了李清照复杂的内心世界,既有对明诚死得其所的自我慰藉,有赵明诚为国之长城的欣慰,也有无法忍受的痛楚。 |
D.这两句即便是《祭赵湖州文》一文仅存的残句,但也充分说明这篇祭文是发乎真情、饱蘸血泪之作。 |
从选文看,李清照创作《乌江》一诗的背景和目的分别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作者在读到李清照《乌江》一诗的时候感慨地说:“气节,是人的精神风貌中至关重要的因素。”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气节”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能力决定速度
快速发展是一种趋势。在《未来时速》一书的序言里,比尔·盖茨说过:“如果说1980年代是注重质量的年代,1990年代是注重再造的年代,那么21世纪的头10年就是注重速度的时代,是企业本身迅速改造的年代。”
一个企业要想在十倍速的时代立足,发展速度太慢肯定不行,但一味地追求高速度也会出现很多问题,这就要求企业把握好快与慢的分寸。对这个分寸的把握就是对速度进行管理的问题。可以说,速度管理,是所有新经济时代的公司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研究结果显示: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很多,速度只是其中一个,而如果单纯地追求快速,则很少会得到满意的回报。在被研究的80家公司中,有10%的公司在满足某种条件的前提下依靠快速得到了好处,而在另外90%的公司中,有80%的公司并不适合快速发展。
这样的结果一定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事实上,对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来说,快速的确能够带来极大的竞争优势。受益于速度的公司大多具有以下特征:是大市场的先动者,能建立壁垒来阻挡对手入侵,直接控制启动公司的关键性商业元素。具体地讲,只有在以下条件下,快速才会有效:
入市壁垒。如果对手能通过快速复制进入市场,花很大代价快速冲进市场就显得很不明智。
强大的市场潜能。大的市场(几十亿美元或更多)意味着得到的回报比进入时的消耗要高。
对几个风险因素的操控能力。比如技术的不确定性,标准经常变换,大量现存的竞争对手,核心资源掌握在别人手中等等。合作伙伴很麻烦也是一个障碍。
不过,同时满足所有这三个条件并非易事。技术标准一旦有变,企业的转换成本会非常大,那时企业将进退两难。如果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能为竞争对手快速复制,品牌的建设周期大大拉长。此外,当企业要进入一个容量有限的市场时,就完全没有必要追求快速。
仔细研究一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过程,我们会发现:激烈竞争的最终胜出者往往是那些善于把握节奏,快慢得法、张弛有度的公司。微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赖以攻城略地的所有产品技术或服务并没有一项真正属于微软的独创,但它一旦它看准了某一方面,便总是能蓄势而进,后发制人。
其实,快与慢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企业是否已拥有自己的核心能力,如果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企业即使能享有繁荣,这种繁荣也一定不能持久。
(选自2008年1月《科学大观园》,有删减)对“速度管理”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速度管理是改革开放以来所有公司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
B.速度管理是新经济时代企业根据自身能力把握发展快慢分寸的管理模式。 |
C.速度管理是新经济时代的企业谋求快速发展以独霸市场的策划管理过程。 |
D.速度管理是防止企业发展过快引发经济问题的一种管理模式。 |
不属于受益于速度的公司所具有的特征的一项是
A.能锁定客户,将对手排除在外。 |
B.市场潜能足够大。 |
C.行业技术标准确定。 |
D.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优良。 |
下列解说或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同时满足所有这三个条件”中的三个条件是指技术标准的不确定性,大量现存的竞争对手,核心资源掌握在别人手中。 |
B.“入市壁垒”就是阻止对手通过快速复制进入市场以占领市场份额。 |
C.微软的过人之处就是产品的技术或服务均属独创。 |
D.在被研究的80家公司中,90%的公司不适合快速发展。 |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快速发展是一种趋势,谁快速进入市场,谁就在市场中占了先机,并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
B.市场容量越小,公司的发展越慢;市场容量越大,公司的发展越快。 |
C.只要掌握了核心技术,企业就能快速发展。 |
D.品牌建设需要时间,盲目求快往往适得其反。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浑善达克沙地是距北京最近的大沙地,距北京不足200公里。对北京影响最大的系列风沙灾害的沙源地就是它。它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到北京、天津和整个华东地区的生态安全。
说起浑善达克沙地的治理,首先要弄清生态退化的原因。在支持生态系统的6大环境因子中.这里的光照没有变化,温度正常波动,氧气含量也没有变化,二氧化碳稍有增加,总体雨量正常,部分年份还偏高。
我们都知道在温带以及寒温带地区,雨、热、先是同期的,既然适合植物生长的气象条件仍存在,为什么草地的生长一年不如一年?原因存在于土壤和矿物质的巨大
变化.草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被人为中断了.土壤损失严重;在日益减少草地覆盖的条件下,疏松的土壤在冬春季被风吹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元素不能循环使生态系统的运转失去了一个“轮子”。例如锡林郭勒某牧场因常年出售牲畜及其产品和燃烧牛粪.造成氮素严重损失,损失的氮相当于78600吨硫酸氨。欲维持该牧场的氮平衡需要每年输入560吨纯氮,但遗憾的是这部分输入几乎为零,这对于土壤系统的破坏是致命的.
人口增加是最主要的原因。随着人们对生活追求的增加,牲畜数量更是急剧增加,50年内,当地净增加牲畜1700%。草地的压力急剧加大,超过了极限:社区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由于这种变化而实行的政策导向也是重要的原因。由游牧而定居·且追求现代化的生活目标,更加重了草地的退化。
实际上,在元代(公元1206年)以前。浑善达克沙地基本没有太大的人为压力·人很少.天然放牧,元忽必烈时代开始对这片土地利用;明嘉靖33年(1554)定居开始出现;清朝初年(1616一1644)招徕大批汉民佣种,并开放牧场,但清中期的“休养生息”政策,使这里的土地稳定了200年。1912年垦务总局成立·使这里草地退化开始起步。但是.最大的几次生态破坏出现在20世纪的50年代和70年代——两次草地垦殖高潮,“以粮为纲”,“牧民不吃亏心粮”等政策,鼓励了对天然草地的掠取。最致命的破坏还是最近的lo年,飞速发展的畜牧业使草场到了崩溃的边缘。
我国历史上曾有过成功的草地恢复模式。例如.清朝统一全国后,出现了连续200年的政策稳定,将草场范围划区固定(皇家禁地),分区轮牧·灾年赈济。对草地利用的核心是让草地能够“休养生息”。
——选自2001年7月25日《中国青年报》浑善达克沙地退化的原因是()
A.第二段中“光照没有变化……部分年份还偏高”所表述的。 | |
B.人们由游牧而定居,且追求现代化的生活目标。 | |
C.自然和人为两种。 | D.人口增加 |
“元素不能循环”是因为()
A.草地的生长一年不如一年。 | B.土壤损失严重。 |
C.损失而又不能补充氮素。 | |
D.常年出售牲畜及其产品和燃烧牛粪。 |
对本文写作目的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必须治理好浑善达克沙地的生态环境。 |
B.弄清生态退化的原因。 |
C.必须控制该地的人口增长。 |
D.浑善达克生态恢复从解决“人为问题”人手。 |
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认为“人为”原因是主要的。 |
B.欲治理沙地和沙尘暴,必须从解决人的生存与出路人手才能治本。 |
C.减少该地区的人口。 |
D.使生态系统的功能正常实现,达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关于第四维的概念经常被认为是很神秘、很值得怀疑的。我们这些只有高度、宽度和厚度的生物,怎么竟敢侈谈什么四维空间呢?从我们的三维的头脑里能想出四维的情景吗?
的确.我们想象不了出现在三维空间背景上的四维物体是什么样子.正如同我们不可能将一个三维物体压进一个平面那样。当然我们确实可以在二维的平面上画出三堆的物体来。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将一个三雏物体压进了一个平面,然而,这种压法是用几何投影的方法进行的。同样,我们可以说,尽管不能把一个四维物体压进三雏空间.但我们能够讨论四雏物体在三维空间的投影。不过要记住,四维物体在三堆空间的投影是立体图形。正像三维物体在平面上的投影是二维图形一样。
但是。只要再思考一下,你就会意识到.把第四个方向看得太神秘是毫无必要的。事实上.有一个我们几乎每天要用的字眼.可以用来表示.并且也的确就是物理世界的第四个独立的方向.这个字眼就是时间,所有的实际物体都是四维的:三维属于空间.一堆属于时间。从这个新观念出发,一个四雏正方体就是一个存在了一段时间的三堆立方体。选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
A.文中的“维”是指方向。
B.文中的“二维”是指高(长)、宽.即平面是二维的。
C.文中的“三维”是指高(长)、宽、厚,即立体是三维的。
D.根据B、C提供的条件.我们可以知道“点”是“一维”的。第一段的意思是 ( )
A.四维空间很神秘的说法是错误的。 | B.人类尚不具备探讨四维空间的条件。 | C.人类的三维头脑不能想象出四维的情景。 | D.人类的思维障碍造成了四维空间的神秘化。 |
“看得太神秘”是指 ( )
A.宇宙中还有未被发现的第四维。 |
B.宇宙中是否有第四维存在是不可知的。 |
C.作为第三维空间中的人无法认识第四维。 |
D.“第四维”概念的提出与人们的传统观念不相符。 |
下列说法与文意吻合的一项是 ( )
A.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三维空间,这一空间之外还有一个未被认识的四维空间存在。 |
B.我们所处的空间本身就是一个四维空间,我们所知的三维体实际上都是四维体。 |
C.所谓四维空间是一种理论上的假说,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
D.由于人们暂时还未发现第四维,便用“时间”来代替第四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