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CO2高温下与木炭反应生成CO的实验。
(1)在右面方框中,A表示有长颈漏斗和锥形瓶组成的气体发生器,请在答题卡上的A后完成该反应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夹持装置,连接胶管及尾气处理不必画出,需要加热的仪器下方用△标出),按气流方向在每件仪器下方标出字母B、C……;其他可选用的仪器(数量不限)简易表示如右:
(2)根据方框中的装置图,在答题卡上填写该表
仪器符号 |
仪器中所加物质 |
作用 |
A |
石灰石、稀盐酸 |
石灰石与盐酸生成CO2 |
|
|
|
|
|
|
|
|
|
|
|
|
(3)有人对气体发生器作如下改进:在锥形瓶中放入一小试管,将长颈漏斗下端插入小试管中。改进后的优点是 ;
(4)验证CO的方法是 。
已知:以铜作催化剂,用空气氧化醇制取醛,事实上是空气先与铜反应生成氧化铜,热的氧化铜再氧化醇生成醛。某实验室中用甲醇、水、空气和铜粉(或氧化铜)制取甲醛溶液。下表给出甲醇、甲醛的沸点和水溶性:
沸点/℃ |
水溶性 |
|
甲醇 |
65 |
与水混溶 |
甲醛 |
-21 |
与水混溶 |
下图是两个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右边的反应装置相同,而左边的气体发生装置不同,分别如甲和乙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仪器组装完成后,加装试剂前必须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按甲装置进行实验,则通入A的X是______,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机分子用结构式表示)
(3)若按乙装置进行实验,则B管中应装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
(4)试管C中应装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
(5)两套装置中都需要加热的仪器有______(填A、B、C)。
(6)若欲得到较浓的甲醛溶液,你认为选用哪套装置较好?______(填“甲”或“乙”)。
(7)验证实验后试管C中含有甲醛,所用试剂是__________。
(本小题15分)用二氧化氯(ClO2)、铁酸钠(Na2FeO4摩尔质量为166 g·mol-1)等新型净水剂替代传统的净水剂Cl2对淡水进行消毒是城市饮用水处理新技术。ClO2和Na2FeO4在水处理过程中分别被还原为Cl-和Fe3+。
(1)如果以单位质量的氧化剂所得到的电子数来表示消毒效率,那么,ClO2、Na2FeO4、Cl2三种消毒杀菌剂的消毒效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铁酸钠之所以能净水,除它本身具有强氧化性外,另一个原因可能是:
。
(3)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熔点为-59℃,沸点为11.0℃,易溶于水。ClO2可以看做是亚氯酸(HClO2)和氯酸(HClO3)的混合酸酐。工业上用稍潮湿的KClO3和草酸在60℃时反应制得。某学生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模拟工业制取及收集ClO2,其中A为ClO2的发生装置,B为ClO2的凝集装置,C为尾气吸收装置。请问:
①A部分还应添加温度控制(如水浴加热)装置,B部分还应补充什么装置;
②C中应装的试剂为。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本小题15分)根据下列框图关系填空,已知反应①、③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反应,D、E常温下为气体、X常温下为无色液体,H与E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为:Mr(H) -Mr(E) =34,又知C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1)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物C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化合物A中所包含的化学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每生成16g E,放出106.5 kJ热量,则反应①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本小题15分)已知一定条件下丙烯的浓HBr能发生如下反应:
CH3-CH=CH2 + H-Br CH3--CH3
化合物A和A’互为同分异构体,元素分析含溴58.4%(其它元素数据不全,下同)。A和A’有如下系列反应,其中气态物质B是烃,含碳85.7%;C’不发生类似图中C的系列转化;E为酸性物质,其中碳氢含量共为63.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结构简式:A,B:。
(2)写出下列转化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①B→A’ :。
②C→D:。
③D→E:。
(3)简述检验A中含有溴元素的实验方法:
。
A~H等8种物质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产物未标出)。已知A是正盐,B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G是红棕色气体。按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B______,C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E―→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的浓溶液与木炭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D中阴离子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