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要保护空气,防止污染空气。
(1)分离液化空气可获得氮气和两种主要气体;氮气用作保护气,说明氮气
(2)利用膜分离技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薄膜,能得到含氧量较高的富氧空气,该过程发生变化。
(3)某燃煤电厂富氧燃烧技术原理图如下:

①富氧燃烧与普通燃烧相比,能提供更多的 O 2 ,使锅炉中的 C O 充分燃烧,请写出 C O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②采用该技术有利于对 C O 2 捕捉、封存和利用,减少碳排放,获得的 C O 2 可用于制干冰,干冰的用途之一是。捕捉 C O 2 也可用 N a O H 溶液,请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采用图中工艺,可以使煤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和气体的排放总量大大下降,从而有效防止了酸雨的形成。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日全球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来势凶猛,各国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有效预防。其中消毒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一些公共场所可用3%的双氧水溶液对空气进行消毒。现有一瓶500g30%的双氧水,其中含溶质过氧化氢质量g,将其稀释成3%的溶液需要加水g。

配制500g 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氢氧化钠固体g。若把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用蒸馏水润洗过的试剂瓶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酸碱中和反应实验:
(1)配制76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需要g质量分数为38%的盐酸,需要mL水。
(2)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里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成色,pH7(填“>”、“<”或“=”),向锥形瓶逐滴滴入(1)配制的稀盐酸并振荡,至溶液恰好褪成无色。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此反应属于中和反应,请用文字叙述一例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或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0,娄底24)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常按以下操作顺序进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
氯化钠 40g,水 41g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 42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平衡螺母
(3)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43

(10年云南玉溪24分) 右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⑴ t20C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
⑵ 将t20C时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0C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无溶质析出的是
⑶ 20℃时,将3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g。
⑷ 若将t10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0C时,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
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