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除杂设计(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和操作都正确的是()
序号 |
物质 |
选用试剂 |
操作 |
A |
(
) |
溶液 |
洗气 |
B |
固体(
) |
---------- |
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 |
C |
溶液(
) |
溶液 |
加入适量试剂,过滤、蒸发 |
D |
溶液(
) |
①
溶液 ②稀盐酸 |
加入过量试剂①,过滤、洗涤 向所得固体中加入适量试剂②至固体恰好溶解 |
在一硬质玻璃管中盛放着3g CuO和Cu的混合物,通入O2加热至不再反应,冷却后,将玻璃管内固体物质投入到适量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蓝色溶液,则原混合物质中铜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A.2:1 | B.4:1 | C.8:1 | D.12:1 |
向AgNO3、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入NaCl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下列对滤渣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一定有Fe和Ag | B.一定有Zn和Ag |
C.只有Ag | D.只有Fe |
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分别是NaCl溶液、H2SO4溶液和Ba(NO3)2溶液中的各一种。下列四种试液中,能将上述三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开来的是
A.酚酞试液 | B.稀盐酸 | C.CaCl2溶液 | D.Na2CO3溶液 |
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除杂方法 |
A |
CaCl2溶液 (盐酸) |
加入适量的Na2CO3 |
B |
N2 (O2) |
通过灼热的铜网 |
C |
CO2 (水蒸气) |
通过浓硫酸 |
D |
CaO (CaCO3) |
高温煅烧 |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从图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
A.该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 |
B.该反应不一定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
C.反应中共涉及到2种分子 |
D.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