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2012年10月11日,瑞典诺贝尔委员会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本土作家。从宣布获奖那一刻起,海内外瞬间掀起了“莫言热”,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这也成为加快中国文学、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契机。
材料二 张学记,十八大代表,一位回国效力的高校学者,他潜心投入生物化学传感器件的研发,成为国际知名专家,并因管理能力突出获任跨国公司高管,事业处于“黄金期”却毅然回国,面对不解和责难他铿锵回答:“报效祖国需要理由吗?”
(1)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再次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你知道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2分
(2)一句“报效祖国需要理由吗”体现了张学记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请问这种精神有什么作用?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尊重生命 珍爱生命

材料一:“您勇敢的逆行,让我们更加安全,向英勇的消防员致敬!”--《最伟大的逆行》
材料二:2015年1月16日,年仅33岁的著名青年歌手姚贝娜因乳腺癌复发,病逝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即便到了离开时,她仍然选择了另一个大爱的方式存在——捐献自己的眼角膜。
光明中学团委会决定开展“向身边的英雄人物学习”的宣传活动,现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列举能吸引同学们参与的活动形式。(至少2种)
(2)“消防队员面对危险勇敢逆行、姚贝娜捐献眼角膜”都在告诉我们:要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请问为什么要尊重生命?
(3)学校团委会向同学们发出倡议,“向身边的英雄人物学习”,让生命之花绽放。请你写出倡议要点(至少三点)。

我思我辨
思想品德课堂上,初一(8班)在讨论“人的生命具有独特性”知识点时,小琛说: “人类是高级动物,是自然界的主宰。”
你赞同小琛的观点吗?请简要说明。

新集体 新同学
材料一:在升入初中后不久的一次班会上,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一副对联:“你一言,我一语,畅谈交流成集体;你清高,我憋气,不通有无非兄弟。”同学们看了这副对联,议论纷纷,都积极为班集体的建设献言献策。
材料二:进入初中后,我们会发现中学学习变化很大:科目多,老师讲课节奏快,学习时间长等等。
(1)结合材料一,请你谈谈我们应如何创建心目中的优秀班集体?
(2)进入初中,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我们可以采取哪些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成功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这条道路,把中国送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连续30多年保持近10%的经济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30倍以上;正是这条道路,让我们十年间构筑起一些西方国家近百年才完成的基本社保网,不到20年里就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超过70%的贡献,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切近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作为有着13亿多人口的国家,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
材料二: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他指出,回首过去,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审视现在,全党同志必须牢记,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展望未来,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财富之源》的有关知识,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角度,分析说明我们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充满自信的理由。
(2)结合材料二,运用《历史启示录》的有关知识,谈谈应该怎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

阅读材料,简要回答问题。
据媒体报道,2015年,被称为“二次房改”的“进一步深化住房体制改革”,正由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索。据悉,此次改革重点在保障住房,未来将针对不同的保障对象,实行廉居和安居两类保障住房制度。网民表示,住房一直是众所瞩目的问题,希望“二次房改”能多关注弱势群体,能给予弱势群体多点帮助。
结合《共享阳光》相关知识,简要回答政府在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方面采取了那些措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