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分析说明  
材料一:报载,南京一市民为儿子过生日,当11岁的“小寿星”许完愿吹蜡烛后,小孩的家人问他许的是什么愿时,他毫不避讳的说出自己的“心声”:“我许的愿望是买彩票中500万,然后环游世界,最后用剩下的钱买个官做做„„”孩子的这番话,令成年人目瞪口呆。 
材料二:拖把、扫帚凌乱地摆放在学校门口,视而不见,考完试以后桌椅凌乱不堪,学生吃完点心,包装纸到处乱扔。
(1)材料一、二共同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中所列现象,你所在的学校有没有?请举三例。      
(3)为改变这种现状,学校和个人应如何做? 

科目 政治   题型 论述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24年春节档电影《第二十条》引发社会公众广泛关注。影片以检察官韩明为缩影展现了当代检察官为人民服务,忠诚履职的铁纪担当。电影中涉及到的如正当防卫、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等各种社会问题,与我们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让老百姓绝望的,不只是黑恶势力。”“法律,是让坏人作恶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等成为街头巷尾老百姓津津乐道的经典台词。

根据材料,运用教材观点,请你为“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提供依据。

抗疫,为了人民,也必须依靠人民,彰显了现代国家的重要职责。

【抗疫•折射时代现实】

19世纪,流行性发热开始在英国工业化城市的工厂和拥挤、肮脏的住宅区传播,对劳动人口造成严重伤害。与此同时,蒸汽彻底改变了交通运输,世界变得越来越“小”。1831~1854年欧洲六次霍乱大流行均起源于印度,而此前这种疾病从未传播到亚洲以外的地区。传染病防控成为19世纪迫在眉睫的公共卫生问题。

——摘编自【美】乔治•罗森《公共卫生史》

【抗疫•关乎民心向背】

抗战以来,华北广大地区因日寇的残酷扫荡,出现了严重的疫病流行。本着“一切为了伤病员”“一切为了战争胜利”的原则,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积极开展群众性卫生运动、实施各种防疫办法,取得显著成效。河北一位老人说:“鬼子给我们造成病,八路军给咱们治好病,真是救命的恩人。”

——摘编自李洪河等《抗战时期华北根据地的卫生防疫工作述论》

【抗疫•贡献中国智慧】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卫生防疫方面取得巨大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控制天花流行,有计划地开展全民种痘。60年代起,中国基本消灭了天花。

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国务院随即公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纳入法制轨道。

屠呦呦团队受中医记载启发,提取青蒿素用于防治疟疾。因对人类抗疟的杰出贡献,她于2015年荣获诺贝尔奖。

下列观点任选其一,结合上述材料,以疫病防控为例予以论述。(要求:逻辑严密,表述简洁)

观点1:历史灾难在造成伤痛的同时,也推动了历史进步。

观点2: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如果您是一位私家车主,如果您碰到急需帮助的行人,请慢慢停下车。您的举手之劳,将会换来一个暖暖的微笑。”12月16日,由克拉玛依红旗飘飘群发起的社会公益行动“绿丝带行动”启动仪式在白碱滩区文化科技中心隆重举行。活动面向所有车友,倡导“本着顺路免费搭载的原则,帮助严寒中等不到车的儿童、老人和母子”。白碱滩区文明办主任朱利军在启动仪式上号召大家共同加入到“绿丝带行动”中来,文明出行、摒弃陋习,让绿丝带成为文明出行的标志,用实际行动为克拉玛依“文明交通行动”做出应有的贡献。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绿丝带行动”是一种怎样的活动?这种活动有何意义?
(2)参与“绿丝带行动”的私家车主承担责任的回报与代价各是什么?
(3)“绿丝带行动”中私家车主的行为对你的启示有哪些?

有人认为,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因此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与法律无关。
请你用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分析

陈某有一子陈甲上初中,陈某之妻早逝。陈某有3间私房、5万元存款、1辆摩托车。陈某因故死亡后,陈某的弟弟认为:陈甲是未成年人,不能继承陈某的遗产,应该由自己来继承哥哥的遗产。
请结合所学知识,根据上述材料内容回答:
(1)在这一案例中陈某的遗产应该按照什么方式来继承?究竟应该由谁来继承,为什么?
(2)我国法律也重视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当你的合法财产权利遭到侵害时,你会怎么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