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表明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立法权
②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③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信念
④维护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国外交活动的宗旨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在《自然辩证法》一文中,恩格斯指出,文艺复兴驱散了“中世纪的睦灵”,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西方学者在论及文艺复兴的意义时,普遍将它作为西方社会近代化的开端。这充分体现了
①反映时代要求和任务的哲学思想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②社会变革推动了人类思想的解放;③现代化发端和发达于欧洲是人类历史的必然;④ 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反作用;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清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说:“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荣辱倒置,是当前腐败滋生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这说明( )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一个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对社会的影响至关重要
③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积极作用
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於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这段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①实践出真知②要想获得知识只能通过实践
③学习知识的目的是实践 ④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下列对谚语和诗句所包含的哲理表述正确的是
①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②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③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④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②③ |
一般来说,互联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利大于弊,积极作用是主流,而对于痴迷网络的青少年来说,则弊大于利,这是由于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发生了转化;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发生了转化;
③具体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④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发生了转化;
A.①③;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