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海人谣 (王建)
海人无家海里住,采珠役象为岁赋。
恶波横天山塞路,未央宫中常满库。这首诗揭露了中唐尖锐的社会矛盾。海人被掠夺的珠宝如山般堆满了库房,这和《阿房宫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句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诏芳亭赠坐客①
【宋】叶梦得
一醉年年今夜月,酒船聊更同浮。恨无羯鼓打梁州②。遗声犹好在,风景一时留。
老去狂歌君勿笑,已拚双鬓成秋。会须击节溯中流。一声云外笛,惊看水明楼。
【注】①作者自注云:“去岁中秋,南山台初成,与友连三日极饮其上,尝作《临江仙》三首。今岁复会诏芳亭。” ②梁州,即《梁州曲》,又称《霓裳羽衣曲》。
(1)请结合上阕分析“恨”字包含的情感。
(2)请赏析结句“一声云外笛,惊看水明楼”。
(3)有人评价叶梦得晚年词“雄杰”,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宫 词
薛逢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
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
(1)本诗从格律上看,是一首(诗)。
(2)请简要分析颔联中“锁衔金兽连环冷”中的“冷”字的妙处。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送卢举使河源
(唐)张谓
故人行役向边州,匹马今朝不少留。
长路关山何日尽,满堂丝竹为君愁。
别滁①
(宋)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注:①诗作于作者离别滁州赴扬州之际。
从两诗的第三句在结构中的作用来看,张诗中第三句紧承前诗离别场景,宕开一笔,联想卢举出使路途的遥远,为后一句写眼前的离愁蓄势;欧阳诗中第三句___________________。
两首诗都写到了离别的音乐,从描写音乐的作用来看,欧阳诗中音乐添人离愁,作者希望不要在离别时演奏凄伤的音乐,表达了诗人强自排遣离愁、不忍离别的情怀。张诗中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秋闺思二首
张仲素
其一
碧窗斜月蔼深晖,悉听寒螀①泪湿衣。
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②。
其二
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③外又移军。
【注】①螀[jiāng]:蝉的一种②金微:金微山,即今阿尔泰山,是当时边关要塞。③居延城:地名,在今新疆境内,一讲在今甘肃张掖。这两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诗的内容简要分析。
这两首诗在写法上有一些共同点,请就其中一点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乱后
辛 愿
兵去人归日,花开雪霁天。川原宿荒草,墟落动新烟。
困鼠呜虚壁,饥鸟啄废田。似闻人语乱,县吏已催钱。
【注释】①这首诗是金末战乱后诗人初回家园时所作。②虚壁:空荡荡的四壁。这首诗第二联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有人认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喜——悲——愤”的思想感情。请你联系全诗,对诗人这一感情发展线索进行简要的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