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问题。
(1)A点的海拔高度是________米。
(2)B处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
(3)图中所画的①②③三处河流中,有一处错误,应该是________(填数字代码)。
(4)图中甲、乙是两处村落,甲村落位于乙村落的________方向;若甲、乙两村落图上相距5厘米,那么,两村落的实地距离是________千米。
(5)甲、乙两村落将来更有可能成为城市聚落的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
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该地区地形基本上以米等高线为界明显地分为和两类地形区。
(2)图中居民点分布的特点是:。其原因是。
(3)A城区为当地较大城市的有利条件是。
(4)图中的有利条件为城市A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
在中国,近代铁路和公路出现之前,河流的交通运输功能往往决定了城市的区位。下图所示通商口岸的选择与它们方便的水路交通条件密切相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图中A、E两城市在河流交通运输中的区位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A、B、C、D、E'城市的区位,除交通因素外,还有哪些共同的地理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表,分析回答问题。
(1)在上面空白图中画出世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增长折线图。
(2)发达国家在1950—1980年间城市化水平上升_______%,从1980—2010年,将上升______%,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展中国家在1950—1980年间城市化水平上升_______%,从1980—2010年,将上升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城市人口数量看,在________年代内,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逐渐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到2000年,两者之比约为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