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分)2014年5月第24届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举行。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非洲部分地区简图(下图)
材料二 尼日尔河在库利科罗以下的中游高原地区形成了少见的“内陆三角洲”。
材料三 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贫困和饥饿问题严重。近些年来,中尼农业合作项目已开展多期,旨在支持尼日利亚国家粮食安全计划。表为2011年尼日利亚经济结构的特点。
尼日利亚 产业结构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
原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
制造业 |
电气水生产和供应业 |
建筑业 |
其它 |
|||
占GDP比重 |
31.1% |
40.1% |
1.9% |
0.2% |
1.2% |
1.0% |
24.5% |
(1)阿布贾每年的5至9月所获得的飞机遥感影像质量较差,由于该地受 控制,云雨天气多所致。图中Q区域近年来渔业发展迅速,是由于Q地盛行 洋流,形成渔场(4分)
(2)图中①②两地气候类型同属 ,但成因不同,试分别说明各自的气候成因。
(3)分析尼日尔河中游形成内陆三角洲的原因。
(4)根据材料三,分析尼日利亚的经济结构特点,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尼日利亚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5)若派遣你参与中尼农业合作项目,请针对尼日利亚的粮食生产提出指导性意见。
加勒比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发生里氏7.3级地震,震中位于72.5°W,18.5°N,震源深度为10千米。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估计死亡人数将达20万。读“地震位置示意图”回答问题:
26.海地不属于______(单项选择)
A.大西洋中的岛国 B.北美洲国家C.中美洲国家D.拉丁美洲国家
27.海地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为1月_____日_____时53分。
28.地震发生时,海地首都太子港附近的人们最先感受到的地面震动情况是________
(左右摇晃、上下颠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地震发生后,海地当地居民大批逃往邻国多米尼加,这种人口迁移形式属于_____。
30.从世界地震带的分布看,此次海地地震位于________________地震带上。
31.对于地震,以下理解正确的是______(单项选择)
A.一次地震中,离震中越远,震级越小
B.等震线是地震烈度相同各点的连线
C.震中距是震源到震中的距离
D.地震震级每升高一级,能量也就增加一倍
32.地幔物质的对流是板块运动的动力所在,图中可能出现海底扩张的地区是______(单项选择)
A.A与D交界处 B.B与C交界处 C.C与F交界处 D.B与D交界处
33.以下各类地貌中,不属于D板块与周边板块相互作用产生的地貌是______(单项选择)
A.海沟 B.裂谷 C.岛弧 D.山脉
34.以下是谷歌网站发布的海地太子港某处地震前后的卫星相片,其中反映地震后的相片是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图乙图
35.获取上述卫星相片主要依赖的现代地理技术是_______,如果要根据受灾情况,对临时灾民安置点和医院进行选址,并计算安全疏散道路,可以采用的地理技术是________。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之际,齐、赵、魏等以自利,纷作堤防。大水时至淹没,则更筑堤防以自救,以致壅塞日甚。……列国兵争,引水决灌又为一端。……直到东汉明帝时的王景手里而河患遂绝。迄宋代,并不见危害中国……
宋代河患,亦有其前兆,唐河朔地,天宝后久属藩臣,纵有河事,不闻朝廷。而五代兵争,决水行军之事又屡次见到。两百七十余年的横征暴敛,穷兵黩武,农业状态日益变坏,水道沟洫自然只有破毁而没有兴修。……又兼明清两代政治之腐败,河工之浪费与黑暗,更益造成黄河危害中国之局面。及至认为黄河十年一渍决,百年一改道,是理当的事;黄水之来,只有共工、伯鲧的高筑堤防,是惟一的办法。—钱穆《水利与水害(上篇:论北方黄河)》
《资治通鉴》开篇言道:“初(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建为诸侯。”司马光把此事件划定为一个全新时代的起点。
材料二黄河入海口海岸变迁示意图
材料三山东是我国的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近年来,山东省利用海岸线长、港口多的优势,大力发展海洋渔业、滨海旅游和海洋油气产业,进出口总值、实际利用外资额快速攀升;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通过龙头企业带基地,联农户,开展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效益不断提高;海尔、海信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凭借多年形成的品牌优势,在经济危机的困境中逆势发展在为一大亮点。2009年山东省GDP33805.3亿元,居全国第三。
材料四 2009年,国务院先后批准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等11个区域发展规划,这些由地方政府主导而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区域发展规划,既遵循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要求,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需要,又充分发挥各个地方的比较优势,效果非常明显。
(1)判断黄河三角洲面积变化的趋势并分析成因。
(2)黄河入海口每年新增许多湿地,请说出其生态功能及合理开发利用的方向。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图中A、B两地降水的季节差异及其成因。
(2)澳大利亚大陆四面临海,但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500mm以下,试解释原因。
(3)甘蔗是澳大利亚除小麦和大麦外的第三大重要农作物。甘蔗具有喜高温、需水量大、吸肥多、生长期长的特点。试推断澳大利亚甘蔗种植的分布地区并解释该地区气候的成因。
(4)从图中可以看出,C处降水条件难以满足该地区农牧业发展需要,简述当地人们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近年来西藏旅游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青藏高原旅游资源丰富,青藏铁路沿线能看到的奇特的自然景观有等;
西藏地区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是。
2.下列对西藏地区叙述正确的有(多项选择)。
A.太阳紫外线辐射强,日温差大 | B.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脆弱 |
C.北部降水丰富,多雨雪天气 | D.水力资源、地热资源丰富 |
E.空气稀薄缺氧 F.高原湖泊多
G.气温年较差大
3.分析1980年~2005年,西藏国内旅游者的数量变化状况及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
4.分析入藏游客数量的年内变化特点及其原因。
5.随着西藏旅游业的发展,有关人士提出制订西藏旅游环境容量的建议,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读“亚洲部分地区自然带示意图”,回答问题。
1.C地所属自然带是,D地所属自然带是,
E地所属自然带是,自然带C→D→E的更替,反映了陆地自然景观的
分布规律,这一规律的形成是以条件为基础的。
2.A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是,平原主要种植以为主的
粮食作物,耕作制度是。
3.B地区自然植被以和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