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河套平原周边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河套平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断裂抬升、风力侵蚀 B.断裂下陷、风力堆积
C.断裂抬升、流水侵蚀 D.断裂下陷、流水堆积

造成河套平原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原因有(   )
①地下水位高 ②蒸发大 ③降水少 ④地势平坦 ⑤降水强度大 ⑥植被丰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⑥ D.①③⑤⑥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马铃薯为喜光植物,要求地温较稳定(12----15℃),喜湿润且透气性好的土壤,宜施有机肥,忌渍水。广西大力推广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具体做法如下:将土壤堆高起垄,在垄中播种马铃薯并施肥,然后覆盖稻草,待马铃薯萌芽出土后再将垄沟的泥土覆盖在稻草上(如下图),据此完成14~15题。

根据材料和示意图分析,该栽培技术中稻草的作用不包括

A.保温 B.保水
C.增加土壤肥力 D.提高劳动效率

在垄与垄之间留有垄沟,这样可以

A.发展渔业,增加农民收入
B.增强土壤的透气性,有利于排水
C.增大地表起伏,扩大耕地面积
D.形成立体农业模式,有利多种经营

下图为植物体的增长与气温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气温越高植物体生长速度越快。当气温为10℃,植物生长速度约为30℃时的

A.17% B.38%
C.50% D.80%

一山体高5000米,某日海平面平均气温为40℃,此时植物生长最快的地方大约在

A.山麓地区(海平面) B.海拔200米的山坡上
C.海拔2000米的山坡上 D.海拔5000米的山顶上

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场,茶园面积600亩,每年4月、7月、11月要锄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了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根据长江流域地理特征可以推知,三次锄草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A.四月 B.都不严重
C.七月 D.十一月

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A.除草破坏了土壤结构
B.除草清除了枯枝落叶
C.土壤中有机质被茶树强烈吸收
D.表层土壤被大量冲走

下图是1990----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与GDP增长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能源消费与GDP的增长特点是

A.能源消费年均增速快于GDP年均增速
B.能源消费与GDP年均增速成正比
C.单位GDP能源消费量1990最低
D.单位GDP能源消费量呈下降趋势

能源与GDP增长的关系是

A.能源消费增长会减缓GDP增长
B.GDP增长速度取决于地区能源消费量大小
C.GDP增长是会影响能源消费增长
D.我国能源可以满足GDP高速增长的需要

下图示意读苹果种植的纬度分布图,图中苹果特殊产地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水源 B.地形
C.技术 D.劳动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