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亚洲局部地区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阴影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商品谷物农业 | B.季风水田农业 |
C.混合农业 | D.大牧场放牧业 |
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生产特点有( )
①商品率高 ②劳动密集型农业 ③生产规模大
④传统的精耕细作的方式 ⑤机械化水平较低
A.①②③ | B.②④⑤ | C.①③④ | D.③④⑤ |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的地质、地形略图”,图中河谷低地是当地耕地的主要分布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茶产业是该区域的支柱性产业。下列属于该地种植茶叶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①气候高温多雨,多云雾 ②丘陵地区有利于积水,对茶树进行灌溉
③碱性土壤适合茶树生长 ④当地的生产与生活习惯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PQ段的河流自东北流向西南,灌溉条件便利 |
B.甲乙丙丁四村落,发展条件最好的是甲村 |
C.该区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 |
D.该区域可利用瀑布和喀斯特地貌景观发展旅游业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和等深线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对图示区域地形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以山地为主,地形崎岖 | B.以丘陵为主,地形崎岖 |
C.以平原为主,地形起伏不大 | D.平原面积狭小,仅分布在沿海 |
对图中主要河流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含沙量小 | B.结冰期短 | C.径流季节变化小 | D.水能丰富 |
为解决本地区主要环境问题,发展循环经济所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开展综合开发与利用 | B.加强工业生产中的废弃物回收再利用 |
C.发展清洁能源 | D.发展基塘生产 |
下图是“世界各大陆荒漠构成状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四大陆中热带荒漠成因与本格拉寒流有关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①④两大陆温带荒漠成因各异,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大陆面积和轮廓 | B.过度放牧和樵采 |
C.纬度位置和垦耕 | D.海陆位置和地形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于2009年12月7~18日(每天上午10:00~下午6:00)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55°43′N,12°34′E)召开。回答下列各题。会议期间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A.北京学生下午放学回家看会议现场直播 | B.赞比西河正值枯水期 |
C.黄山学生下午放学时看见太阳在西北方向 | D.海口正午人影朝南 |
哥本哈根气候温和,1~2月气温在0°C左右,7~8月平均气温16°C,年平均降水量700毫米。关于其气候类型和主要影响因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中海气候—大气环流 | B.温带大陆性气候—距海远近 |
C.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风和洋流 | D.极地气候—纬度位置 |
目前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环境为中心,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高效低耗和生态优先等原则。据此回答下列各题。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与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不合理有关 |
B.城市人口、工业的膨胀产生大量废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
C.与城市所在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不适应有关 |
D.城市环境是人类改造自然最大的地方,自净能力最强 |
老城区改造过程中城市洪水发生频率增加,某校地理研究小组对其原因进行了调查,下列调查结果最不可信的是:
A.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填埋了许多池塘和河道 |
B.大面积铺设水泥、沥青路面影响了地表水的下渗 |
C.城市道路排水设施不够完善 |
D.城市居民不再使用井水,导致了地下水位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