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1示意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图2为该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图1 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 图2 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hPa)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气压低于②地 |
B.③地气压高于④地 |
C.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低 |
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更高 |
该环流为海陆热力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风向为东南风 | B.b为上升气流 |
C.c的风向为西南风 | D.d为上升气流 |
某地理学习小组对我国江南某区域进行野外考察,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学习小组绘制的由a到d四幅地形剖面图,正确的是
当地政府计划将图中a、b、c、d四处居民点集中到一处。从方便生活,利于后续发展角度考虑,最合适的地点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读四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及昼长最大值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四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 B.④③②① |
C.①②④③ | D.③④①② |
对于四地描述,正确的是
A.①地自然植被可能为苔原 | B.④地可能位于赤道 |
C.③地可能受到东北信风控制 | D.②地可能受到副极地低气压控制 |
下图示意1981~2008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城市数量与城市平均人口数量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表示城市化水平、城市数量、城市平均人口数量的数字序号依次是
A.③、②、① | B.①、②、③ |
C.②、①、③ | D.①、③、② |
1981~1995年期间曲线①数值的变化说明
A.城市化进程减缓 | B.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
C.中小城市大量涌现 | D.大城市规模不断缩小 |
下图示意我国某省1900年和2009年天然氧气生产量状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该省最可能是
A.广东 | B.湖北 |
C.江苏 | D.黑龙江 |
导致该省2009年氧气生产量小于1900年的主要原因是
A.植被破坏 | B.水土流失 |
C.气候变暖 | D.围湖造田 |
热岛效应强度是指城区与郊区的气温差。下图示意北方某特大城市城区2008年6月和12月热岛效应强度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甲、乙、丙三地所在的功能区依次是
A.商住混合区、轻工业区、生态区 | B.轻工业区、商住混合区、生态区 |
C.商住混合区、生态区、轻工业区 | D.生态区、轻工业区、商住混合区 |
导致该城区6月和12月热岛效应强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数量 | B.天气状况 |
C.建筑物密度 | D.交通通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