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完成下列小题。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 | B.地形 | C.季风 | D.海陆位置 |
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
| 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
| 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 |
| 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
| D.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 |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土地利用状况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原因主要是()
| A.土壤更肥沃 | B.热量更丰富 |
| C.地形更平坦 | D.水源更充足 |
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将使区域内()
| A.年总蒸发量增加 | B.地下径流减少 |
| C.年降水量减少 | D.自然灾害增多 |
区域的发展可分为不同的阶段,对于资源型城市而言,发展到一定的时期后,它会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所谓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据此回答下列各题。资源枯竭型城市一般不会出现的问题是()
| A.环境污染严重 | B.城市发展空间小 |
| C.失业率高 | D.出现逆城市化 |
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下列举措不正确的是()
| A.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
| B.禁止开采煤炭、石油,寻找绿色替代能源发个 |
| C.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
| D.大力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其它产业 |
读下图北半球“二分二至”时地球公转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对图中四个位置节气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A为秋分 | B.B为冬至 |
| C.C为秋分 | D.D为夏至 |
当地球大约公转到()位置时,离太阳最近。
| A.A与B之间,靠近B | B.B与C之间,靠近B |
| C.C与D之间,靠近D | D.D与A之间,靠近D |
若全球各地的日期皆为10月1日,则北京时间为10月1日( )
| A.24点 | B.20点 | C.12点 | D.8点 |
一架飞机从上海于10月1日17时飞往美国旧金山(西八区)需飞行14小时,到达目的地时,当地时间是( )
| A.10月1日3时 | B.10月1日15时 |
| C.10月2日3时 | D.10月2日15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