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两图中,图甲为从雅加达经北京附近沿经线的植被分布示意图,图乙为经北京附近沿纬线的植被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A处出现苔原植被是因为( )
A.纬度位置影响,属纬度地带性 |
B.受地形影响,属非地带性* |
C.受地形影响,属垂直地带性 |
D.海陆位置影响,属经度地带性 |
在图乙中,D处之所以能形成草原的原因是( )
A.受到夏季风的影响较为湿润 |
B.受到西风的影响带来丰富的降水 |
C.E处有高山冰雪融水,使这里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能滋润草地的生长 |
D.受冬季风的影响从北冰洋带来丰富的水汽 |
下图是某地附近两区域等值线分布图(比例尺相同),回答下列各题。图甲N处陡崖的最大高度可能是:
A.199米 | B.549米 | C.599米 | D.649米 |
在甲、乙两图所示区域中可能发生的是:
A.ABCD四处的水都汇入水域MB.A、B两地终年有积雪
C.在E点可以观察到车站HD.铁路沿线要预防滑坡等地质灾害 上图中A地海拔(H)范围和B地温度(T)范围可能是:
A.1 200米<H<1 500米 3 ℃<T<4.8 ℃ |
B.1 000米≤H<1 300米 3 ℃≤T<4.8 ℃ |
C.1 500米≤H<1 800米 6 ℃≤T<7.8 ℃ |
D.1 200米≤H<1 500米 6 ℃≤T<7.8℃ |
下面左图为某大陆沿海地区七月份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若仅从地形因素考虑,右图的四幅剖面图与左图中沿EF线地势起伏状况最符合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若左图的比例尺为M,剖面图(右图)的水平比例尺为N,则:
A.M>N | B.M<N | C.M=N | D.无法判断 |
图为局部区域经纬网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两地均位于中纬度 |
B.③④两地均位于东经度 |
C.①地位于a区域的东南方向 |
D.④地位于②地的西北方向 |
根据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位于两个相同半球的是:
A.①与② | B.③与④ | C.②与③ | D.①与④ |
图中a、b、c、d四个区域,实际面积最小的是
A.a | B.b | C.c | D.d |
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自然差异显著,人类的生产活动也有很大不同。完成下列各题。关于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湿润地区广,水资源丰富 | B.亚热带季风气候广布 |
C.粮食作物小麦、玉米为主 | D.农作物生长期短于南方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北方地区是我国主要的重工业地区和能源基地 |
B.北方地区有色金属丰富,地形以山地为主 |
C.南方环境污染、洪涝灾害、地形破碎是其发展的限制因素 |
D.南方开放较早,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 |
中国地域辽阔,地域特色鲜明,“各处食性之不同,由於习尚也。则北人嗜葱蒜,滇黔湘蜀嗜辛辣品,粤人嗜淡食,苏人嗜糖”。到清末时,鲁菜、苏菜、粤菜、川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分化形成,共同构成中国的“八大菜系”。据此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不同的饮食文化体现了区域的
A.整体性特征 | B.差异性特征 | C.开放性特征 | D.共同性特征 |
“八大菜系”形成的原因可能有
①地理、气候、习俗、经济、交通等诸多条件共同影响的结果
②是以物产这一自然条件为基础的
③口味的差异是菜系发展的重要因素
④烹调方法的差别,也是形成菜系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