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班开展“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南北问题”专题探究活动。他们找了以下资料,其中适合选用的是
A.巴以冲突升级 | B.朝鲜核试验 |
C.中非合作论坛 | D.美韩联合军演 |
某校在研学活动中参观巴中晏阳初博物馆,当导游介绍晏阳初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家”时,某同学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也有一位教育家主张有教无类,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这位教育家是( )
A. |
老子 |
B. |
孟子 |
C. |
孔子 |
D. |
韩非子 |
如图是近代以来陆上交通工具的演变,体现出( )
|
|
|
|
马车 |
蒸汽机车 |
早期汽车 |
动车 |
A. |
科技进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
B. |
信息传递影响人们思想观念 |
C. |
科技进步改变人们生活方式 |
D. |
科技发展优化国家经济结构 |
1917年二月革命后,面对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列宁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斗争目标;面对临时政府的镇压,列宁提出必须通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并成功领导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这说明( )
A. |
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的首次实践 |
B. |
革命领袖在历史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
C. |
十月革命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
D. |
革命领袖在历史转折关头发挥重要作用 |
以下是“1861﹣1900年俄国农民外出谋生人数统计”。据此推断,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
时间 |
外出谋生农民数 |
1861﹣1870年 |
129.13万人 |
1871﹣1880年 |
164.24万人 |
1881﹣1890年 |
330.42万人 |
1891﹣1900年 |
713.66万人 |
A. |
废除了俄国封建等级制度 |
B. |
为俄国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
C. |
使农民获得完全意义上的解放 |
D. |
推动农民自下而上解放自己 |
《大国崛起》中写道:“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葡萄牙的里斯本、英国的伦敦等城市取代了意大利城市威斯、米兰等的商业中心地位。”推动上述变化的关键因素是( )
A. |
十字军东征 |
B. |
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
C. |
新航路的开辟 |
D. |
凡尔赛体系的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