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献辞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思想的纪录”下列是某位同学整理的部分元旦献辞,其中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1953年—《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
B.1966年—《全面内战,打倒一切》 |
C.1988年—《迎接改革开放第二十年》 |
D.2007年—《澳门回归十年,继续稳定发展》 |
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是民族联系的纽带。下列“国”字是汉字不同时期的写法。对“国”字正确解读是( )
A. |
最早起源夏朝 |
B. |
在中国对外文明交往中产生 |
C. |
体现儒家思想 |
D. |
是中华文明发展创新的见证 |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体现了孟郊从社会下层一跃而入上层社会的喜悦。导致这种社会阶层流动的制度因素是( )
A. |
分封制 |
B. |
察举制 |
C. |
科举制 |
D. |
三省六部制 |
《后汉书•华佗传》记载:“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销,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据此可知华佗( )
A. |
发明“麻沸散” |
B. |
发展“治未病”思想 |
C. |
提倡劳动锻炼 |
D. |
总结中国药物学成就 |
文物是我们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下列文物都可以用来研究( )
A. |
贵族等级制度 |
B. |
军事技术 |
C. |
小农经济 |
D. |
冶炼铸造 |
历史上,国际格局的转型往往孕育着原有强国的衰落与新兴大国的崛起。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国际格局完成了又一次转型。在“又一次转型”中兴起的大国是( )
A. |
美国和苏联 |
B. |
英国和法国 |
C. |
德国和日本 |
D. |
英国和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