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指出:“革命的发生并非总因为人们的处境越来越坏。最经常的情况是,一向毫无怨言仿佛若无其事地忍受着最难以忍受的法律的人民,一旦法律的压力减轻,他们就将它猛力抛弃。被革命摧毁的政权几乎总是比它前面的那个政权更好,而且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作者的主要观点是

A.苛政轻的地方易爆发革命 B.改革一开始就导致革命发生
C.专制统治阻碍社会进步 D.法律制度的改变导致革命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和加尔文的“信仰得救”,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主要是指

A.否定教皇地位 B.个人宗教信仰自由 C.否定封建特权 D.宣扬《圣经》精神

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B.否定信仰上帝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挑战教会权威

王安石的富国之法中,体现政府对国民经济宏观调控能力的是

A.市易法 B.方田均税法 C.均输法 D.免役法

王安石变法中,引起藏匿土地、逃避赋税的大地主大官僚最激烈反对的是:

A.均输法 B.市易法 C.方田均税法 D.青苗法

从王安石变法中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废除华而不实的诗赋词章取土的旧制,改考经义策论,可以看出王安石变法

A.主要解决财政问题 B.选拔人才更注重实用性
C.否定了科举制度 D.根除了“恩荫选官”的弊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