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约翰逊在《现代:从1919到2000年的世界》中写道:“(20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这场“求变之风”兴起的直接背景是 ( )
| A.西方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 B.苏联和东欧经济陷入了困境 |
| C.中国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 D.西欧建立了政治和经济联盟 |
孙中山在1924年8月出版的《三民主义》一书中认为,民权应包括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和复决权四个方面。这一解释的本质意义在于()
| A.真正实现民主权利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
| B.建立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
| C.实践美国林肯民有、民治和民享思想 |
| D.在中国境内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 |
19世纪中后期某新式学校开设有英语、法语、基础数学、解析几何、微积分、物理、地理、机械学、船体制造、蒸汽机制造、驾驶、轮机、测绘等课程。下列思想与该校课程理念相吻合的是()
| A.“欲自强,必须裕饷,欲裕饷莫如振兴商务” |
| 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
| C.“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 |
| 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
2012年莫言成首位获诺贝尔文学奖中国籍作家,瑞典文学院称:“莫言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下列文学作品的写作手法与其作品风格最为相似的是()
菲利普•费尔南德兹一阿迈斯托在评价某科学家时指出:在他的宇宙里,“每一种现象都带有欺骗性。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双胞胎以不同的速度衰老。平行线可以交叉。光线弯曲的径迹其实缠绕宇宙。”这位科学家是( )
| A.伽利略 | B.爱因斯坦 | C.达尔文 | D.牛顿 |
彭新武在《造物的谱系》中声明,“那个时代感到已经不再需要上帝,不再需要将上帝当成为解释万事万物的第一因,而是认为,全部的生命奥秘都能够用自然法则来解释。’’该思想最有可能出现在()
| A.《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 |
| B.《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 C.《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 |
| D.《天体运行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