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约翰逊在《现代:从1919到2000年的世界》中写道:“(20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这场“求变之风”兴起的直接背景是 ( )
A.西方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 B.苏联和东欧经济陷入了困境 |
C.中国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 D.西欧建立了政治和经济联盟 |
下列关于前期新文化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A.猛烈抨击传统封建思想和伦理道德 | B.在文学革命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
C.强调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权 | D.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
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口号的进步意义体现在
①反对封建专制统治②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
③促进中国的富强④促进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④ |
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这主要是指()
A.主张民主和科学 | B.坚持反封建 | C.倡导学习西方 | D.反对尊孔复古 |
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功绩在于()
A.确立了“民主”和“科学”的主导地位 | B.批判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 |
C.揭开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 | D.沉重打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权威 |
.在运动中,教育家蔡元培提倡“兼容并包”的宗旨是
A.推动体育、智育、美育、德育均衡发展 | B.鼓励各种学术观点在大学里自由发展 |
C.打破地域界限聘任人才 | D.提倡学科之间的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