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爆发后不久,孙中山便在巴黎发表谈话:“中国于地理上分为二十二行省,加以三大属地即蒙古、西藏、新疆是也,其面积实较全欧为大。……似此情势,于政治上万不宜于中央集权,倘用北美联邦制度,最为相宜。”但到1912年1月上旬,孙中山在给中华民国联合会的复信中说:“联邦制度于中国将来为不可行,而今日则必赖各省都督有节度之权,然后可战可守。” 1月21日,孙中山在主持临时政府第一次内阁会议上议决:“议行政方针,主张中央集权。”对上述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孙中山主张学习美国的联邦制度 |
B.中美两国国情不同应实行不同的政治制度 |
C.严峻的国内形势迫使孙中山调整其治国方略 |
D.调整的主要原因是袁世凯专制独裁 |
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由广西兴起的直接原因是
A.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导致自然经济的逐步破产 |
C.两广地区严重的自然灾害不断 |
D.洪秀全等大力宣传反清思想 |
《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的茶叶、生丝等农产品出口量大量增加,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中国经济开始卷入世界市场 |
B.中国丝、茶质量高 |
C.中国茶、丝生产发展迅速 |
D.中国自然经济完全崩溃 |
《资政新篇》没有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A.洪秀全是农民运动的领袖,不可能领导实施 |
B.当时中国不具备实施这种方案的社会条件和阶级基础 |
C.紧张的战争环境下无法实行 |
D.方案具有空想性,不可能实行 |
《海国图志》一书是在下列哪本书的基础上形成的
A.《澳门日报》 | B.《华事夷言》 |
C.《四洲志》 | D.《康輶纪行》 |
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向西方学习”的根本目的是
A.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 |
B.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
C.巩固清朝封建专制统治 |
D.挣脱程朱理学的思想束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