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辛亥革命爆发后不久,孙中山便在巴黎发表谈话:“中国于地理上分为二十二行省,加以三大属地即蒙古、西藏、新疆是也,其面积实较全欧为大。……似此情势,于政治上万不宜于中央集权,倘用北美联邦制度,最为相宜。”但到1912年1月上旬,孙中山在给中华民国联合会的复信中说:“联邦制度于中国将来为不可行,而今日则必赖各省都督有节度之权,然后可战可守。” 1月21日,孙中山在主持临时政府第一次内阁会议上议决:“议行政方针,主张中央集权。”对上述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孙中山主张学习美国的联邦制度
B.中美两国国情不同应实行不同的政治制度
C.严峻的国内形势迫使孙中山调整其治国方略
D.调整的主要原因是袁世凯专制独裁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同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主要是为了

A.改造现有的民主党派 B.取得民主党派对新生政权的支持
C.团结民主党派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D.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右图反映的事发生在

A.十年内战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抗美援朝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包括
①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②中国共产党制定正确的军事方针
③抗战胜利增强民族自信心 
④国民党失去民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 D.②③④

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 B.国民党内部分化加剧
C.民族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   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A.把革命火种播散到西部,扩大革命根据地
B.东北沦陷,华北沦陷!中华民族危机空前
C.“避其主力,打其虚弱”,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