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贾思勰著《齐民要术》中,提出“豆类作物是谷类作物良好的前作”……“谷类必须发易”“麻,欲得良田,不用故墟”“稻,无所缘,为岁易为良”……如果在桑田中间作小豆,绿豆等作物,会“二豆良美,润泽益桑”,而如果在大豆地里间作麻,则会出现“扇地两损,而收并薄”的局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间作制度 | B.体现了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 |
| C.南北朝农业科技走在世界前列 |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精耕细作 |
阅读周朝分封制的规定与周天子的实力表格,从中你可以获得的正确历史信息有:
| 天子 |
诸侯 |
卿、大夫 |
士 |
|
| 土地 |
1000千亩 |
150千亩 |
100千亩 |
60千亩 |
| 军队 |
六军 |
三军 |
三军 |
一军 |
①分封制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进行的
②分封制调整了奴隶主贵族在财产和权力分配上的矛盾
③通过分封制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④分封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进行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史记周本纪》: “(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A.周武王分封诸侯以巩固统治 |
| B.先代贵族和功臣均可受到分封 |
| C.姬姓贵族在分封对象中居少数 |
| D.周武王认为姜尚是灭商的最大功臣 |
周王朝历时近八百年,“盛时的势力,南方跨过长江,东北至今辽宁省,西至今甘肃省,东到今山东省。”为了有效统治,西周实行
| A.宗法制 | B.分封制 | C.郡县制 | D.行省制 |
“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其中“不折腾”是吸取了建国以来哪些历史事件的教训①农业合作化运动②大跃进运动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文化大革命运动
|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美国《时代》1938年1月3日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在上海)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这段话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卢沟桥抗战 |
| B.淞沪会战 |
| C.太原会战 |
| D.台儿庄战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