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运用九年级知识回答:“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中的理论的内容是什么?这里的制度包括哪些?(写出两条制度即可)
材料一:阅读漫画《吃的变迁》
给啥吃啥有啥吃啥想啥吃啥缺啥补啥
(1)漫画形象地反映出近60年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2000-2010 年十年成就展示
(3)这十年以来,我们取得巨大的成就和进步,主要得益于哪一基本国策?(2)
(4)展望未来,再过10年,我们将实现怎样的奋斗目标?(2 分)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了极大的增长:
指标 |
1978年 |
2001年 |
2011年 |
2012年 |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
3645 |
96000 |
471564 |
519322 |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 |
240 |
6860 |
21810 |
24565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
134 |
1748 |
6977 |
7917 |
注:2012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6094美元,在世界185个主要国家中排名第84名。
(1)从材料一中,你收获到了哪些信息?
材料二:漫画
(2)三则漫画共同反映了当前怎样一个真实的中国?要改变这一现实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构建学科知识体系,是落实主干知识的有效方法。
以下图示想从现状、原因、解决措施和青少年做法四方面帮助构建我国水资源的知识体系。完成下图,将相关内容填写在图示下方相应序号后面的横线上。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2013年9月22日是我国第七个城市“无车日”。一天不开车究竟会带给我们什么呢?(见下图:少开一天车的经济帐)
(1)根据图谈谈,开展城市“无车日”活动分别体现了什么发展战略和基本国策?
材料二:汽车尾气排放是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之一。PM2.5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会造成严重的雾霾天气;PM2.5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可随呼吸进入人的呼吸系统,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2)结合材料二说说,大气中PM2.5浓度超标,会造成哪些直接危害?
相关链接:PM2.5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2012年3月发布的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设了PM2.5平均浓度限值和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限值;现公布PM2.5的阻力来自地方,地方制造压力阻止PM2.5公布,是当下政绩考核观、GDP独大的直接表现。
(3)根据相关链接分析,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少PM2.5?
(4)今年我国城市“无车日”活动的主题是“绿色交通·清新空气”。在日常生活中,你准备怎么践行“绿色交通”呢?
材料一: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云南,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是我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材料二:2013年6月,“蛟龙号”再次下潜7000米,标志我国深海技术装备走向世界前列。2013年6月13日13时18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州十号飞船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首次开展中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预选着陆区域成功着陆,标志我国已成为继前苏联、美国后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
材料三:2013年11月18日至22日,以“魅力亚洲、文化中国、七彩云南、美丽春城”为主题的第十三届亚洲艺术节在云南昆明隆重举办。向世界展示了全新亚洲文化形象的同时,也将云南独特的文化魅力传递给世界,推动了亚洲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阅读材料一,建设美丽云南,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体现了我省坚持怎样的基本国策、战略和发展观?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阅读材料二,简要分析我国科技创新的必要性。
(4)结合材料三,面对不同文化,我们青少年怎样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