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伤仲永》,回答问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诗四句                         (2)宾客其父                      
(3)日仲永                         (4)泯然众人                      
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2)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文章的标题是“伤仲永”,一个“伤”字,表明作者对方仲永的“泯然众人”的深深惋惜,但作者仅仅为仲永而“伤”吗?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秦并赵,北向迎燕。燕王闻之,使人贺秦王。赵王系①之。使者曰:“秦赵为一,天下服矣。燕之所以受命于赵者,为秦也。今臣使秦,而赵系之,是秦赵有郄②。秦赵有郄,天下必不服,而燕不受命矣。且臣之使秦,无于赵之伐燕也。”赵王以为然而遣之。
使者见秦王曰:“燕王窃闻秦并赵,燕王使使者贺千金。”秦王曰:“夫燕无道,吾使赵有之,子何贺?”使者曰:“臣闻全赵之时,南邻为秦,北下曲阳为燕,赵广三百里,而与秦相距五十余年矣,所以不能反胜秦者,国小而地无所取。今王使赵北并燕,燕赵同力,必不复受于秦矣。臣窃为王之。”秦王以为然,起兵而救燕。 (选自《战国策·燕策》,有改动)
[注]①系:拘囚。②郄:同“隙”,嫌隙。
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无于赵之伐燕也(2)臣窃为王
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
燕王窃闻秦并赵,燕王使使者贺千金

A.燕王私下听说秦国兼并了赵国,就派遣我带着千金前来祝贺。
B.燕王私下听说秦国兼并了赵国,就派出使的人带着千金小姐来祝贺.
C.燕王暗中听闻秦国联合赵国,为燕王出使的人带着千金小姐来祝贺。
D.燕王暗中听闻秦国联合赵国,就派使者带着千金前来祝贺。

文中燕使说服秦王的方式和《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说服齐王纳谏的方式有什么主要的不同?

公输  《墨子》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墨子闻之,于齐起:出发,动身
B.请献十金:名词,指黄金
C.胡不乎己:停止
D.胡不我于王见:引见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选文一开始即交代子墨子“行十日十夜”去“见公输盘”,其用意是什么?(4分)

宽厚刘宽
刘宽字文饶,弘农华阴人也。宽尝行,有人失牛者,乃就宽车中认之。宽无所言,下驾步归。有顷,认者得牛而送还,叩头谢曰:“惭负长者,随所刑罪。”宽曰:“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州里服其不校。
宽常以为“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吏人有过,但用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事有功善,推之自下。灾异或见,引躬克责。每行县,止息亭传,辄引学官祭酒及处士诸生执经对讲。见父老慰以农里之言,少年勉以孝悌之训。人感德兴行,日有所化。
注释:齐:治理亭传:乡间客舍。亭,秦汉时乡以下的行政机构。传,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随所()罪(2)吏人有()
(3)灾异或()(4)引()克责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
选文中刘宽的“宽厚”体现在哪些事上?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 又何焉()(2) 弗敢也()
(3)民不以封疆之界()(4)亲戚之()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乙文中孟子论述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要素是天时、地利、人和,而决定长勺之战胜负的要素是“人和”,请你从甲文中找出体现这一观点的句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曹刿认为此次作战的先决条件是什么。(2 分)

文中描写秦王从“怫然怒”到“色挠”的脸色变化有何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