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面这首小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给友人
不站起来,才不会倒下
更何况,我们要去浪迹天涯
跌倒是一次纪念
纪念是一朵温馨的花
寻找 管什么日月星辰
跋涉 分什么春秋冬夏
我们就这样携着手
走呵 走呵
你说 看到大海的时候
你会纵情欢笑
是呵 是呵
我们的笑 直上云霞
A.诗中说“跌倒是一次纪念”,又把这种“纪念”比喻成“花”,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挫折也是人生中的美好经历的感悟。 |
B.诗中的“寻找管什么日月星辰∕跋涉分什么春秋冬夏”,运用对偶,句式工整,抒发了对同甘共苦的友谊的赞美之情。 |
C.诗中反复使用“走呵”,强调了无论前方的道路有多么艰难、多么漫长,“我们”都要携手前行、永不言弃的态度。 |
D.诗的结尾用笑声“直上云霞”的夸张表述,形象地表达了实现人生愿望时“我们”的喜悦之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活板》以工作程序为说明顺序,介绍了活板印刷术的方法和优越性,赞颂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精神。 |
B.《孔乙己》以第一人称“我”,通过作者的亲身见闻,展示了孔乙己的悲惨命运。 |
C.《变色龙》作者契诃夫,俄国作家,代表作有《套中人》等。 |
D.吴敬梓的《范进中举》与鲁迅先生的《孔乙己》同是抨击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的佳作,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对人心灵的荼毒。 |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慢慢品味生活,你会发现,回味无穷的生活,就在那如水的平淡中。 |
B.到中年后,自认为有几十年的阅历,早已洞察世事,不需要再到书中寻求人生真谛,阅读的动力大大减退。 |
C.一场春雨之后,那雪白的梨花漫山遍野,绽放出五彩缤纷的美丽。 |
D.拿到最新一期的《读写舫》,我迫不及待地读起来,一篇篇精美的文章让我爱不释手。 |
下列句子加粗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羼( chán)水蜥蜴( xī)( yì)翌日 (yì ) |
B.亵(xiè)渎(dú)旁鹜(wù)佝(gǒu)偻(lóu) |
C.伫立(zhù)绽开(zhàn)伶仃(lín dīng) |
D.惊愕(è)嗣后(sì)窒息(zhì) |
对下面这段文字的寓意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这是大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堂实验课。教授拿出一个容器,注入一半清水,容器中的水呈现出常态。然后,他把容器放入冰柜,0℃以下后常态水结成了冰。最后,他又把成冰的容器放到点燃的酒精炉上,温度上升,冰慢慢融化,沸腾,变成了水蒸气。实验结束了。教授问:“水去了哪里?”教室里鸦雀无声。
“水升华到了辽阔的天空!”教授意味深长地说,“水的状态是由温度决定的,人生莫不如此!常态的人生就像容器里的清水,倒入小溪,流入江河湖海,可以拥有大地;炽热的人生就像水蒸气,不仅拥有大地,还会拥有蓝天;人生的温度如果在0℃以下,他的世界就只有巴掌那么大。”
A.要努力保持常态的人生,像清水一样不被污染。 |
B.人生就是要脚踏实地,这样才能有所作为。 |
C.水的状态是由温度决定的。 |
D.人生应当保持对生活的热情,才能创造更大的成功。 |
依次填入横线的语句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文言文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难点,难就难在文言文写作年代久远,背景复杂,古今汉语有联系,也有一些差异。
①读文言文时,如果能借助注释,就能了解课文出处、写作背景、文化常识、与课文有关的作者经历,读懂字句,疏通文意,进而能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文化内涵和表达的情感。
②用好注释,最重要的还是要学会分析,独立思考。
③然而,拐杖不是腿。
④注释,好比拐杖,它可以帮助我们逐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门径。
A.④③①② | B.④②③① | C.①④③② | D.④①③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