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异。下图是1999~2011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下题。

1999~2011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是(    )

A.耕地面积加速下降
B.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C.2003年以前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同步下降
D.2003年以后耕地面积下降速度趋缓,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2003年以后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耕地面积减少趋缓
B.转基因技术广泛使用
C.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
D.农业生态显著改善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8年1月,广西昭平县茶叶生产因自然灾害造成很大损失,受灾茶园面积约6万亩,特别是海拔350米以上的中高山茶园普遍受害。读表2,回答25—26题。
表2:2005年世界主要产茶国数据比较表


中国
印度
斯里兰卡
印度尼西亚
人口数量(亿人)
13
10
0.18
1.99
茶园面积(万公顷)
113
51
19
16
茶叶产量(万吨)
75
83
31
17
茶叶出口量(万吨)
25
20
29
10

有关茶叶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印度茶叶单位面积产量高于中国 B.茶叶产量与茶同面积呈正相关关
C.茶叶出口量与产量呈正相关关系 D.四国中,印度人均茶叶消费量量最高

关于茶叶生产,印度、中国的差异有

A.印度纬度低,水热条件配合更好 B.中国受洪涝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C.中国可能受到寒潮等气象灾害的威胁 D.印度机械化程度高成为最突出的优势

自2009年秋季至今,我国西南地区遭遇旱灾,局部地区遭遇百年一遇的严重旱灾。据图12完成23—24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特旱地区分布在云、贵两省及云南南部、广西西部地区
B.该区域旱情严重程度由南向北递减
C.此次旱灾是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的伏旱
D.降水持续偏少、气温偏高是导致旱灾的原因

中国气象局对此次旱灾进行了动态监测和预报,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读图11“武广高铁线路示意图”,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比较,突出优势是

A.劳动力成本低 B.矿产资源丰富
C.对外联系便利 D.城市化水平高

图10为“两国人口发展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世纪中期以来,甲国人口增长快于乙国
B.近些年来,乙国老龄人口比例小于甲国
C.20世纪末,甲国人口再生产已进入“过渡型”
D.乙国代表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情况

图9示意为地球圈层间的水循环,将图中甲、乙、丙、丁与所示意的圈层对映正确的是

A.甲——大气圈 B.乙——岩石圈 C.丙——水圈 D.丁——生物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