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我国中部某省三次产业就业比重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题。
下列有关该省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随着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三次产业就业比重均明显增大 |
| B.随着城镇化速度加快,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增幅较大 |
| C.由于农民工向沿海地区流动,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迅速减小 |
| D.随着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该省第二产业就业人口迅速增加 |
为推动该省经济发展,提高就业水平,应积极发展 ( )。
| A.现代服务业 | B.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
| C.技术导向型工业 | D.动力导向型工业 |
《孟子·梁惠王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农业要求不违农时,农作物必须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播种和收割。下表是某农机公司统计的2012年我国部分地区小麦的收割时间。完成以下问题。
| 地区 |
收割开始时间 |
地区 |
收割开始时间 |
| 山东 |
5月26日 |
北京 |
6月12日 |
| 湖北 |
5月18日 |
辽宁 |
7月13日 |
影响四个地区小麦收割时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 | B.热量 |
| C.地形 | D.劳动力数量 |
材料中孟子的思想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是
| A.公平性 | B.持续性 |
| C.共同性 | D.联系性 |
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①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②海南岛水稻可一年三熟③新疆塔里木盆地的长绒棉生产 ④上海郊区的乳畜业
| A.①热量②水源③光照④市场 |
| B.①水源②热量③光照④市场 |
| C.①地形②热量③水源④科技 |
| D.①土壤②水源③地形④科技 |
山东寿光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蔬菜之乡”,拥有全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和批发市场。目前寿光蔬菜已销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200多个大中城市,并远销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委内瑞拉等国家,且深受世界各国消费者的喜爱。可是,蔬菜价格波动大,经常遇到种植时1.5元/斤,收获时0.15元/斤的现象。农民由于信息闭塞,往往成为风险的承担者。拥有全国最大蔬菜批发市场的寿光虽能解决烂菜和无处卖菜的问题,但却无法解决菜贱伤农的问题。因此在寿光成立了全国第一家蔬菜电子交易市场,为全国蔬菜产业建立了一个预警和化解风险的平台。据此回答以下问题。山东寿光成为“中国蔬菜之乡”,最重要的区位因素是
| A.气候条件适宜,雨热同期,水热充足 |
| B.地形平坦开阔 |
| C.交通便利,冷藏保鲜技术提高 |
| D.劳动力充足廉价 |
山东寿光拥有全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和批发市场,产生的主要意义不包含
| A.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 |
| B.产生集聚效应,可以应对市场的波动 |
| C.生产能力扩大,最终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
| D.可以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 |
寿光的蔬菜生产和批发市场出现的菜贱伤农现象主要原因是
| A.气候波动影响蔬菜质 | B.菜农不能及时了解市场信息 |
| C.交通不畅,大量蔬菜腐烂 | D.科技水平低,市场竞争力弱 |
寿光成立了蔬菜电子交易市场,降低了菜农的风险,充分体现了
| A.生产协作越来越密切 |
| B.在农业生产中交通运输影响减小 |
| C.劳动力素质提高 |
| D.信息技术在产业活动中越来越重要 |
1994年1月1日,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下图示意相关国家和地区占美国进口服装份额(%)的变化。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据图示信息推测,1981-2000年间,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韩国的服装业
| A.自主品牌越来越多 | B.原材料越来越短缺 |
| C.人力成本不断上升 | D.设计能力不断下降 |
1995-2000年,墨西哥向美国出口更多服装,主要的优势是
| A.距离美国近 | B.设备先进 |
| C.生产成本低 | D.生产技术高 |
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在
| A.纽约 | B.华盛顿 |
| C.洛杉矶 | D.旧金山 |
某地农民从优化产业结构入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眼睛盯着城里人的餐桌找市场,变“咱种啥他吃啥”为“他吃啥咱种啥”,既丰富了城里人的菜篮子,又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据此回答以下问题。该地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的依据是
| A.国家政策和措施 | B.城市发展和工业建设 |
| C.市场需求 | D.气候、地形、土壤的特殊性 |
当地农民为了避免蔬菜和水果受到各种污染,并保护生态环境,生产中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①采用无土栽培(水培法) ②使用绿肥等有机肥 ③使用高效化肥 ④使用农药防治虫害 ⑤采用生物防治虫害
| A.①③ | B.②⑤ | C.②④ | D.③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