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离体叶绿体加入到含ADP、磷酸、NADP+等物质的溶液中,用下图所示的
条件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后绘成曲线,该曲线表示 ( )
A.有机物合成量 | B.O2释放量 |
C.ATP、NADPH的数量 | D.CO2吸收量 |
检测发现,酵母菌与葡萄糖混合液吸收氧气与放出CO2的体积比为6∶7,其原因是( )
A.有1/4的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 |
B.有1/3的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 |
C.有1/2的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 |
D.有2/3的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 |
下图是光合强度曲线图,C点与B点比较,叶肉细胞内的C3、C5、ATP、[H]的含量变化依次是( )
A.升、升、升、升 |
B.降、降、降、降 |
C.升、升、降、降 |
D.降、升、升、升 |
下图是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所制作的一个实验装置。开始时锥形瓶中装有质量分数为2%的葡萄糖溶液,并在其中加入适量的酵母菌。实验过程中,刻度玻璃管中的有色液滴会向右移动。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液滴右移的距离(单位:cm)。请判断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开始前应对葡萄糖溶液作煮沸处理,以除去氧气和灭菌![]() |
B.表中数据可以表示酵母菌无氧呼吸所产生的CO2的量![]() |
C.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强度越来越大![]() |
D.35℃最有利于酵母菌的无氧呼吸,随着实验的进行,液滴右移的速率越来越大 |
将生长旺盛的叶片,剪成5毫米见方的小块,抽去叶内气体,做下列处理(见下图),这四个处理中,沉入底部的叶片小块最先浮起的是( )
很多实验中必须先制作玻片标本,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下面的实验过程错误的是( )
A.脂肪鉴定:切取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 |
B.有丝分裂观察:解离根尖→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
C.质壁分离观察:撕取鳞片叶表皮→制片→滴加蔗糖溶液→观察 |
D.叶绿体观察:取黑藻小叶→制片→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