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条肽链的分子式为C22H34O13N6,其水解后共产生了下列3种氨基酸,据此判断:

(1)该肽链含有     个肽键,肽键的结构式为        。合成1个C22H34O13N6分子的同时将产生     个水分子
(2)1个C22H34O13N6分子水解后可以产生     个谷氨酸
(3)1个C22H34O13N6分子中存在     个游离的氨基和     个游离的羧基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0年11月在坎昆举行的全球气候大会的重要议题之一是确立各国“X气体”减排目标;如果坎昆会议制定的所有目标均顺利完成,全球“X气体”排放量可能下降60%,平均气温也将下降2摄氏度,请据此资料回答:

(1)资料中所说的“X气体”主要是指,各国气体排放均会对全球气候造成影响,说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的特点。
(2)上图1为生态系统中该气体的生成和构成该气体的某种元素的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丙、丁构成系统的,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则乙是,过程⑤表示作用,若过程③和④的成分越复杂,则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
(3)设过程③④代表的生物之间有如图2所示的食物关系,若E种群的能量为5.8×109 kJ,B种群的能量为1.3×108 kJ,D种群的能量为1.5×108 kJ,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A种群的能量是kJ;此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的特点。
(4)请再列举两项影响人类发展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物质乙是一种糖蛋白。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下丘脑神经细胞除具有神经细胞的功能外,还具有功能。
(2)如果用物质丙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甲、乙的分泌量的变化分别是;如果用物质乙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丙的分泌量,原因是
(3)物质乙与甲状腺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结合,反映出细胞膜能进行
(4)若刺激图中A点,电表指针偏转的情况是

使用DNA重组技术,把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遗传物质定向插入细菌、酵母菌或哺乳动物细胞中,使之充分表达,经纯化后而制得的疫苗称为基因工程疫苗。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A蛋白为主要抗原,其基因工程疫苗生产流程如下图。请回答:

(1)过程①表示
(2)可能利用技术扩增获得A基因。使用该技术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来合成。还需要有耐热的。扩增时DNA解链的温度应控制在℃。而互补链延伸时的温度应控制在℃。
(3)过程③构建A基因重组载体时,除了A基因外,还必须有基因等。这一过程需要使用这两种工具酶。
(4)过程④中选用火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最常见的转化方法是:用处理,得到细胞,再将经过处理的细胞与溶有A基因重组表达载体的缓冲溶液混合,并控制在一定的温度使之完成转化。
(5)可用技术检测受体细胞菌的DNA上是否插入了A基因,要检测A基因是否成功表达还需检测受体细菌

泡菜是我国传统的发酵食品之一,深受群众喜爱,但是泡菜中的亚硝酸盐会危害人体健康。某同学用萝卜腌制了泡菜并检测了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请回答:
(1)泡菜的制作原理是:在条件下,可以将葡萄糖分解为
(2)腌制泡菜时要注意控制腌制的时间,和食盐的用量,清水和盐的比例为。盐水要煮沸后冷却,煮沸可以除去水中的,还可以杀灭盐水中的。有些家庭在腌制时还会加入一些“陈泡菜水”,作用是
(3)腌制泡菜的过程中,泡菜坛内有机物的干重如何变化?。泡菜坛内有机物的种类如何变化?
(4)亚硝酸盐在特定条件下会转变成,这是一种致癌物。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是:在条件下,亚硝酸盐与显色剂反应,生成色物质,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进行比较,就可以测算出样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这种方法称为 法。正常情况下,随着腌制时间的延长,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趋势是

下图中,甲、乙是几种不同育种方法的示意图。

Ⅰ.图甲中D和d、E和e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中包含的育种方法有
(2)②③过程通过的手段,选择并获得纯合新品种。
(3)④过程中必然发生的可遗传变异是
Ⅱ.科学家采用图乙所示过程,培养出适应高寒地区生长的八倍体小黑麦。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用黑麦和普通小麦进行杂交,目的是
(2)黑麦和普通小麦的杂交后代,不育的原因是
(3)过程B中采用的方法是
(4)图乙育种方法的原理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