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途径,下表为几种抗生素的作用机理,结合图表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抗菌药物 |
抗菌机理 |
青霉素 |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
环丙沙星 |
抑制细菌DNA解旋酶的活性(可促进DNA螺旋化) |
红霉素 |
能与核糖体结合 |
利福平 |
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 |
A.环丙沙星和红霉素可以分别抑制细菌的①和③过程
B.青霉素和利福平均能抑制细菌的①过程
C.结核杆菌的④⑤过程都发生在细胞质中
D.①~⑤过程可发生在人体的健康细胞中
胰岛B细胞中某DNA分子,已知该分子的一条链上C+G占60% ,A占24%,则在另一条链上A占整个DNA的碱基比例是
A.60% | B.24% | C.8% | D.16% |
已知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在碱基G的比例为20%,那么,由此DNA克隆出来的某基因中碱基C的比例是
A.10% | B.20% | C.40% | D.无法确定 |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条染色体上多个基因 |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
C.基因都在染色体上 |
D.体细胞(细胞核)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成对存在 |
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A.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 |
B.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 |
C.中期20和20、后期40和10 |
D.中期20和l0、后期40和10 |
以含(NH4)235SO4、KH231PO4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向大肠杆菌培养液中接种以32P标记的T2噬菌体(S元素为32S),一段时间后,检测子代噬菌体中的S、P元素,下表中对结果的预测,可能发生的是
选项 |
S元素 |
P元素 |
A |
全部32S |
全部31P |
B |
全部35S |
多数32P、少数31P |
C |
全部32S |
少数32P、多数31P |
D |
全部35S |
少数32P、多数31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