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细菌会在人类的细胞之间快速转移,使人患脑膜炎。其原因是该菌的一种名为InIC的蛋白可通过阻碍人类细胞中的Tuba蛋白的活性,使细胞膜更易变形而有利于细菌的转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uba蛋白和InIC蛋白的合成均需要内质网的加工 |
B.该菌使人类细胞膜发生变形,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
C.该菌在人类的细胞之间快速转移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
D.该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
在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使用相关试剂的情况如下表所示(“+”表示使用,“-”表示未使用),其余操作均正常,他们所得的实验结果应依次为( )
甲 |
乙 |
丙 |
丁 |
|
丙酮 |
- |
+ |
+ |
+ |
水 |
+ |
- |
- |
- |
CaCO3 |
+ |
+ |
- |
+ |
SiO2 |
+ |
+ |
+ |
-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②③① D.③②①④
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下表。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条件 |
a |
b |
c |
d |
CO2释放量 |
10 |
8 |
6 |
7 |
O2吸收量 |
0 |
3 |
4 |
7 |
A.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乙醇或乳酸
B.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少
C.c条件下,种子消耗的葡萄糖最少
D.d条件下,产生的CO2来自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如图所示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装置甲装置乙
A.将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滴入Ⅱ中变灰绿色证明有酒精产生 |
B.甲、乙两组中澄清的石灰水都变浑浊,甲组中浑浊的程度更大 |
C.乙组中的Ⅱ瓶应先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再与Ⅲ连接 |
D.甲组中的NaOH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CO2 |
把土豆依次放在空气、氮气和空气中各贮藏一周,在实验室中测定其CO2的释放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土豆的无氧呼吸不产生CO2 |
B.在第一周只进行了有氧呼吸 |
C.在第二周暂时没有呼吸作用 |
D.第三周的无氧呼吸先强后弱 |
下列反应在真核生物的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均能完成的是( )
A.葡萄糖→丙酮酸 |
B.丙酮酸→CO2+[H] |
C.ADP+Pi+能量→ATP |
D.[H]+O2→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