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网报道:1974年,为打击侵入我西沙群岛的南越当局,中国政府决定东海舰队“直接通过台湾海峡”驰援南海。台湾蒋介石海军不仅没有阻拦、还友好地亮起“请通过”信号。2008年马英九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很快促成两岸直接“三通”。这说明台湾国民党当局
A.认同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B.希望与共产党结成统一战线 |
C.拥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 D.与共产党和民族根本利益一致 |
1945年8月15日,裕仁天皇发表的《终战诏书》说道:“帝国之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然交战已阅四载……”这段内容的错误在于
①抹杀了战争的实质②推卸战争的责任
③模糊概念,否认对中国的侵略④“终战”表明日本承认自己的失败和投降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931年北平的《晨报》上刊出这样一段文字。“文秀入宫后,与溥仪情意不投,迄今八九年,……而一般阉臣婢仆见其失宠,竟从而虐待,种种苦恼,无从摆脱。于是,文秀一纸诉状将溥仪告到了天津地方法院,双方僵持不下,最后私下调解离婚。”材料不能反映当时
A.皇权已不再至高无上 | B.民国已经是一个法治社会 |
C.人们婚姻观念已发生变化 | D.人们婚姻关系已具有近代化特征 |
李厚泽在《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中说:“启蒙的目标,文化的改造,传统的扔弃,仍是为了改变中国的政局和社会的面貌。”下列的主张与他的观点最一致的是
A.“今日之中国,当造今日之文学” | B.“ 制胜之道,在人不在器” |
C.“夫不兴民权则民智何可得开哉?” | D.“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
读北宋仁宗、神宗年间财政收入来源表,对其解读,合理的是
时间项目 |
绢帛 |
五谷 |
钱币(京师岁入) |
宋仁宗时期 |
— |
— |
3 680万贯 |
宋仁宗嘉祐某年 |
276万余匹 |
1 807万石 |
— |
宋神宗时期 |
— |
— |
6 000万贯 |
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 |
267万余匹 |
1 788万余石 |
— |
A.田税(绢帛和五谷)变化不大,说明农民负担没有减轻
B.钱币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王安石节流措施的有效实施
C.钱币收入大增,说明王安石变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王安石变法使北宋的积贫局面有一定程度的改变
下列是一个墓葬出土的一组随葬品图片,据此可推断该墓主人生活时的社会状况是
礼器贝币青铜农具陶器
A.青铜农具已经得到广泛使用 | B.重农抑商政策已经确立 |
C.以宗法制维系国家政治结构 | D.儒家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