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汉武帝时《出界律》规定: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地活动,绝对不能私出国(诸侯国)界。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   )

A.强化君主专制 B.加强思想控制
C.防止诸侯割据 D.加强中央集权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梁启超在《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一文中提出,“国家者,由人民之合意结契约而成立者也,故人民当有无限之权,而政府不可不顺从民意。……其为效也,能确立法治之主格,以保团体之利益。”下列观点不能从材料中反映出的是()

A.契约立国 B.人民主权 C.以法治国 D.君主立宪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进一步冲破了传统“华夷之辨”的保守观点。下列材料可以体现“中体西用”这一进步思想的是()

A.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B.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
C.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D.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有学者认为:“在近代中国,没有哪一个事件能像义和团运动那样,包含着如此多的相反的信息、相反的价值和互相冲突的目标,‘价值’与‘理性’、善与恶在这里是如此的纠结,其界限是如此的模糊。”此观点认为义和团运动()

A.混淆了进步与落后的界限 B.道德上的肯定是其主要方面
C.历史真相不明,难以评价  D.体现了文明冲突的复杂性

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下列可以作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清史编年》载:甲午年10月,英使欧格讷来津与李鸿章谈调停中日战争事。欧问:当如何和法?李答,惟先劝两国停战,再议朝鲜善后事宜。欧云:今要议和,非允赔兵费不可。李曰:与其赔兵费,不如留此费以用兵,断难依允!通过材料能判断出当时(  )

A.英国调停推动《马关条约》签订
B.英国力图压制日本
C.英国建议牺牲朝鲜
D.李鸿章拒绝了英使的议和条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