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开始用极大力气模仿苏联教育制度,特别强调训练实用科目中的自然科学人员;同时改组了基督教会大学和国立大学的文理科系统,取而代之的是创办了20个新的科技院校和26个新的工程研究所。这种教育变革的主要目的是( )
| A.与旧中国的教育彻底决裂 | B.为国家工业建设培养人才 |
| C.实现文理科系统均衡发展 | D.与苏联联合对抗资本主义 |
美国参战使战争局势朝着有利于协约国的方向发展,下列各项不是美国参战带来的有利因素的是
| A.先后派遣了200万士兵开赴欧洲战场 |
| B.参加了索姆河战役 |
| C.协助英国海军开展对德反潜艇战 |
| D.增加了对协约国的军火和物资供应 |
“在当代革命中,东方各民族为了不再仅仅充当别国发财的对象而参与决定世界命运的时期到来了。”材料反映了“一战”带来的影响是
| A.欧洲出现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 B.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 |
| C.建立了新的国际体系 | D.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
《洛迦诺公约》对德国的最大政治意义在于
| A.巩固了德国的边界 | B.增强了德国的经济实力 |
| C.提高了德国的政治地位 | D.解决了欧洲的安全问题 |
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质的是
①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
②对德国的军备严格限制
③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
④以“委任统治”的形式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下表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项目 |
英 |
德 |
法 |
美 |
| 1870—1913年工业增长速度 |
1.3 |
4.6 |
1.9 |
8.1 |
|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置 |
3 |
2 |
4 |
1 |
|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置 |
1 |
4 |
2 |
5 |
A.英法两国逐渐失去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优势
B.英法的国际地位下降
C.美德迅速崛起,对英法构成威胁
D.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