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钱乘旦在《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中说:西方现代化在二战后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修补和修正,“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在民族国家之上和之下的层面上对它进行‘越位’,从而对它的主心骨——国家主权实行分解。”其中的“修正”开始于 (   )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B.马歇尔计划实施
C.欧洲共同体成立 D.欧洲联盟建立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韩非子主张“法不阿贵”,“以法为本”;《十二铜表法》颁布后;“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了。关于二者的共同点分析正确的是

A.平民与贵族斗争的产物 B.反映了贵族势力的衰落
C.旨在限制贵族特权 D.以往习惯法的汇编

1931年11月以来,人民习惯称毛泽东同志为“毛主席”。其中毛泽东同志l954年当选的“主席”与新中国成立时当选的“主席”含义不同。这主要是基于

A.政党和政府的区别 B.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
C.执政理念的更新 D.所有制性质的根本变化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抗战,下列史实按其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叶挺出任新四军军长②蒋介石出任中国战区最高统帅
③民族工业由华中向西南地区转移④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

A.④①②③ B.④①③②
C.①④③② D.②①④③

近代上海虽然拥有汽车的人数在慢慢攀升,但数量颇为有限,走路或骑自行车依然是大部分中国人的主要出行方式,人们都愿意住在出行方便的市中心。可见这一时期的上海

A.消费观念制约工业化 B.是中国近代经济中心
C.汽车制造业尚未出现 D.城市化发展受到制约

19世纪末《申报》报道:“(洋人在中国开矿时)惟是中国之人惑于风水者众矣,倘有开矿之举动,则日是山也,或有关乎某处之来龙,是川也,或有碍于某处之地脉,多方阻挠,不使其兴工。”该现象反映出

A.盲目排外成为社会主流 B.风水理论成为反洋工具
C.民族工业步履维艰 D.中西文明激烈碰撞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