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判断题,正确的填写A,错误的填写B)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人民流离失所,但在争霸与兼并的过程中,逐渐趋向统一。

科目 历史   题型 判断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国家政权建立执政府,史称“热月政变。”
错误:订正:

17世纪末,有一场女婿登基、岳父逃亡的革命,被称为“光荣革命”,它发生在法国
错误:订正:

史实材料与历史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实,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表格中的推论作出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ⅹ”。

史实材料
历史推论
正 确 与 否
(1)《荀子》一书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这说明西周初期分封的主要对象是周王的亲族。 

(2)在中国古代的两个历史时期,先后出现了“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和“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社会局面。
这反映了西周时期和战国时期的政治状况。

(3)据《史记》记载,一位诸侯国的国君为了报仇雪恨,“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座,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这位诸侯国的国君是我国春秋时期吴国的国王夫差。

(4)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这反映了秦始皇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绝对的权力,国家大事都由他决定。

(5)《汉书·董仲舒传》记载,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答:“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的对策不符合汉武帝的意愿,他的建议没有被汉武帝采纳。

(6)《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同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这一措施的实施,使王国的力量分散、削弱,难以同中央对抗。

《本草纲目》是明朝张仲景写的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后来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以上对《本草纲目》的表述正确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近代以来,美洲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进行了不懈地努力与斗争。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美国独立战争中颁布的《人权宣言》宣告了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改正:
【】(2)在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玻利瓦尔统一指挥起义军最终战胜了葡萄牙殖民者。
改正:
【】(3)1959年古巴革命取得胜利,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改正:
【】(4)1999年,巴拿马人民经过长期斗争收回了苏伊士运河全部主权。
改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