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在15N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细菌DNA的含氮碱基皆含有15N,然后再移入14N培养基中培养,抽取其子代的DNA经高速离心分离,下图①~⑤为可能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第一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⑤ | B.第二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① |
C.第三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③ | D.亲代的DNA应为⑤ |
图为用不同方式培养酵母菌细胞时种群的增长曲线。曲线⑤是对照组,④保持恒定酸性,其余分别是每3h、12 h、24 h换一次培养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曲线②表示每12 h换一次培养液,曲线①表明资源基本不受限制 |
B.造成⑤的K值较小的原因有资源缺乏,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pH的变化等 |
C.K值随环境条件(资源量)的改变而改变 |
D.更换营养液的周期越长,种群平均增长率越大 |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的实验中,使用到()
A.血细胞计数板 | B.重铬酸钾溶液 |
C.放大镜 | D.双缩脲试剂 |
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有()
A.“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若未经搅拌就进行离心,则上清液放射性低 |
B.“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的关系”的实验中,NaOH扩散速度是因变量 |
C.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到的叶绿体的结构照片属于物理模型 |
D.对酵母菌计数时,应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然后再盖上盖玻片并镜检 |
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观察洋葱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将已经解离、漂洗、染色的根尖置于载玻片上,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
B.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
C.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中,研磨绿叶时应加一些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等 |
D.检测试管中的梨汁是否有葡萄糖,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后,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 |
下列为减少实验误差而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
选项 |
实验内容 |
减少实验误差采取的措施 |
A |
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 |
多次计数取平均值 |
B |
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
预实验确定浓度范围 |
C |
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发病率 |
调查足够大的群体,随机取样并统计 |
D |
比较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 |
观察多个装片、多个视野的细胞并统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