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群众以“三多三少”形容某干部:“走马观花多,扎入基层少;听取汇报多,解决问题少;浮在面上多,连接地气少。”L市委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创建了一项“一周一夜一村”的长效制度,构筑起全市立体式服务基层体系。全市划分为6个片区,每两位常委联系一个片区,12个市委常委每周安排一个晚上到一个村里走访,以走到困难党员群众家中、和党员干部座谈等方式,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帮助群众解决行路难、吃水难、治安乱等实际问题。这种务实有效的做法受到了基层群众的交口称赞。
(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有关知识,说明L市委创立“一周一夜一村”制度的意义。(2)结合材料,运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知识,分析L市委是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9年7月28日,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闭幕。这次对话最突出的成果是中美在解决全球金融危机、地区安全关切、全球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等共同挑战方面扩大了合作。就中美关系问题,胡锦涛主席多次指出,两国要共同致力于建立“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多年来,中美之间既有共同点,也有分歧,中美关系在一波三折中向前发展。
材料二在伊朗核问题上,中美两国主张存在较大分歧。美国政府主张对伊朗进行制裁,甚至扬言使用武力;而我国政府既反对伊朗发展核武器,又主张通过对话以和平方式解决危机,不赞成对伊动武。
(1)中美关系发展一波三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请用我国外交政策的相关知识回答:上述材料中我国是如何处理外交关系的?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反映一定时期内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情况。
材料二:2008年9月,美国次级债务危机最终演变为一场来势汹涌的金融危机,并迅速波及到整个世界,全球经济随之急速下滑,人们的消费信心也遭受重挫。
材料三:近10年来,广东省GDP总量一直稳居全国第一,但居民工资增幅却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居民收入的增长明显滞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2008年,广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732.8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399.77元,农村消费量只有城市消费量的31%左右;人均GDP最高的珠三角和最低的粤东的比例是4.1:1。
材料四:2009年2月,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为此,要积极扩大消费需求,逐步完善促进就业、工资正常增长、强农惠农、社会保障等机制。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材料1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以上材料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如果你被聘请为某政府部门决策咨询机构的顾问,请从消费角度为我省经济发展提出几条建议。

辨析题
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因此哲学也是人人都有的。

索马里位于非洲大陆最东部的索马里半岛之上,称为“非洲之角”。 1960年索马里独立。80年代以后,索马里的经济开始下滑,招致一些部族的不满。 从1988年5月起,索马里开始了长达6年的内战,全国陷入了部族割据混战和四分五裂的状态,贫困和战乱使不少人加入了海盗行列。
1994年3月,在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主持下,索马里成立过渡政府。由于索马里过渡政府一直未能控制国内局势,2006年2月以来,索马里的教派武装和军阀联盟冲突不断,海盗在2007年再度活跃起来,在打劫外国商船中获得了丰厚的回报。2008年7月20日至今,他们已经成功劫持至少16艘外国船只,其中一些船支付的赎金高达每艘200万美元。
中国商船也常遭索马里海盗的袭击,为了维护我国和国际社会的利益,响应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决议,我国三艘军舰于2008年12月26日正式从海南三亚启航奔赴索马里亚丁湾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1)材料体现哪些政治常识道理?
(2)对我国的这次护航行动引起了国际社会的不同反映,有的国家对中国的行动表示欢迎,有的则借机散布“中国威胁论”,对我国行动说三道四。从辩证唯物论角度你如何看待“中国威胁论”?

(17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07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和国际经济环境,明确提出了2008 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面对当前国家经济存在的过热风险和不断上升的通胀压力,此次会议适时提出,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2008 年国家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2008 年政府的货币政策将从“稳健”转为“从紧”,同时投入更多时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2008年政府调整货币政策蕴涵的唯物论依据是什么?(8分)
( 2)运用辩证法的知识回答,为什么中央把“两防”作为2008年国家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5分)
(3)从唯物史观角度谈谈“改善民生”的重大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