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以来实行了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中央政府贯彻香港基本法,切实维护香港社会各阶层、各界别和广大香港同胞的利益,保障香港特区的民主制度按照基本法的规定循序渐进地健康发展,继续保持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繁荣与稳定
材料二:2002年8月,陈水扁公然声称“台湾跟对岸的中国‘一边一国’”,鼓吹用“公民投票”方式决定“台湾的前途、命运和现状”。
材料三:国民党主席连战于2005年4月26日到达南京,开始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世纪首航、和平之旅”。29日,国共两党领导人在北京举行正式会谈。这是60年来国共两党的一次历史性握手,标志着两岸政党对话和两岸关系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 5月12日,胡锦涛会见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并就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作重要讲话。根据以上材料回答。
(1)以香港和澳门为例,请你说一说实现祖国统一,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好、最现实办法是什么?并对此办法加以具体阐述。
(2)请你说一说在同台湾一些党派及社会团体就两岸关系进行政治接触时我们党必须把握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3)在新的形势下,完成祖国统一,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什么?
2015 年淮安开展"两为"专项整治行动,向违规决策、错误履职、以权谋私、滥用职权等"为官乱为"情形和敷衍塞责、推诿扯皮、慵懒散拖、监管不力等"为官不为"情形果断亮剑,曝光和查处了一批"糊涂官"、"腐败官"和"混事官"、"逍遥官"。专项整治行动得到社会各界的热忱欢迎和积极参与,他们以实际行动为专项整治开启"探照灯",编织"强电网",合力挤压"乱作为、不作为"的生存空间。
(1)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谈谈社会各界合力挤压"乱作为、不作为"生存空间的现实意义。
(2)部分同学对此次专项整治行动反应漠然,他们认为:"'两为'专项整治行动离我们青少年生活太远,我们无需关心。"请你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材料一: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闭幕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
材料二:习近平在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的贺信中指出,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中国将更加自觉地把生态文明建设带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建设美丽中国对实现“中国梦”有何重要意义?
(2)建设美丽中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我国必须坚持什么基本国策?
(3)为了实现我们的“中国梦”,请你列举两项我们的具体行为。(要求:行动具体,切实可行。
【放眼世界我们充满信心】
某校九(1)班同学,以“国际舞台上的中国”为主题开展活动,下面是他们精心挑选的三则资讯,请完成相关探讨。
★资讯一:2014年11月29日,习近平主席在外事工作会议上表示,中国将“广交朋友”,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
★资讯二:就像说起手表想到“瑞士制造”,机器是“德国制造”,电子产品是“日本制造”,如今若说起高速列车,人们自然会想到“中国制造”。中国高铁企业频频在世界高铁市场中标或者达成意向,不仅亚洲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非洲的尼日利亚、南非,甚至连美国都考虑引入了中国高铁。高铁是腾飞中国的新名片。“走出去”对中国高科技产业输出起到引领作用,必将带动一大批高科技产业腾飞,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资讯三:遍布全球的孔子学院已成为中外交流的最好平台之一。中国海外汉语教师和志愿者在与国外公众面对面的教学交流中,发出娓娓动听的中国声音,讲述着中国新鲜生动的故事,展示着中国和平、开放、文明的形象。
探讨一:(1)三则资讯反映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怎样的形象?
探讨二:(2)资讯二主要体现了我国在哪些方面的成就?得益于我国实施的哪一发展战略?高铁“走出去”体现了我国实施哪一基本国策?
探讨三:(3)面对资讯三有同学提出不同的意见:中国文化属于中华民族,没有必要教外国人学汉语。你认为他的观点正确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放眼世界我们满怀信心】
材料一:2015年1月2日中新网消息:十八大后全国已有60名副部级及以上官员落马,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高级领导干部落马。
材料二:养老“并轨”迈步、高招改革实施、医保“漫游”提速……2015年,多项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改革起航,这些举措,载着充满期待的人们,“驶”向更公平、更公正的生活。
材料三:经过35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人民已经从人人勒紧裤腰带的年代,进入了黄金发展期,人均GDP从全球垫底上升到中上游,GDP总值从全球20多位上升到第二位。
(1)你从材料一中得到哪些信息?
(2)材料二中这些举措,对国家和公民来说有何意义?
(3)材料三中的变化,根本原因是什么?
【勇于奉献我们传播正能量】
新闻摘抄一:2014年度“心动安徽·最美人物”候选人:信义夫妇张健、孙守群;“水上医生”余家军;扎根山区的基层民警余浩;关爱流浪儿童的“爸爸校长”石清华;为盲人女儿指路的耄耋老人桂仲英以及“最美婆婆”黄绍荣……
(1)媒体为什么要宣扬他们的感人事迹?
新闻摘抄二:在首都北京,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家庭组织带领孩子参与公益、从小培养孩子的公益之心。据悉,90%的中小学生有公益经历。
(2)家庭和学校为什么鼓励孩子参与公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