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十二五”规划建议,第一次明确追求“民富国强”,而不是以往的“国富民强”。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解决民生问题有了物质基础,此时将“民富”放在重要位置,由“国富优先”向“民富优先”的转变,使发展成果惠及所有社会成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材料二:2013年2月10日下午,广州市召开“思进思变思发展、创业创新创一流”(简称为“三思三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广州市委书记在会上指出:“在这次作风专题调研中,基层有群众反映,一些干部对工作无所用心,对事业无所追求。”“大局意识仍是一个突出问题。”“下一步,要把治理庸懒散作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突破口,以治庸提能力、以治懒增效率、以治散正风气,使宁波这座城市因激情焕发而更加生动精彩。”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谈谈“富民”的途径。
(2)材料二是如何体现我国政府工作原则的?
(3)政府加强治庸反腐工作有什么重要意义?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生态文明建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系统部署,回答以下问题。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不同领域的改革有主有次,必须统筹兼顾。这一认识符合()
①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②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③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④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改革需要协同推进社会各方面的系统性、整体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生态文明。这表明()

A.要在运动和静止的统一中把握事物
B.要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C.认识的发展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材料一: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坚持和完善_______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一,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第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第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
材料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许多国有企业纷纷“转轨改制”。从而使得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数量越来越少,相反,在大街两旁的广告牌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面孔”。对此,有人认为我国的公有制经济萎缩了,随着国企数量的减少,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动摇了。
依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请将材料一中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2)现阶段我国有哪些非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有哪些?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必须坚持这一基本经济制度?

近年来,国内汽车产能增长大于市场需求增长,单位生产成本降低,我国汽车特别是轿车市场竞争激烈,价格呈不断下降趋势。
请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国汽车价格不断下降的原因。

在众多公司中,有些公司能保持长期发展,有些公司却很快被市场淘汰;有些公司声名卓著,有些公司却默默无闻。
请回答:应怎样使公司保持长期发展、声名卓著?

材料一: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曾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武汉、南京等城市就消费观念及消费行为进行专题调查。以下是调查统计情况(部分)。
统计一:

观点和行为
占调查人数的比重
治理环境污染问题事关重大且迫在眉睫
86.7%
发展环保产业、开发绿色产品有助于改善环境
71.3%
绿色产品应具有健康、节能、无污染的特点
超过70%
愿意消费绿色产品
53.8%
购买过绿色食品、绿色服装、绿色家电等绿色产品
37.9%

统计二:

观点
占调查人数的比重
国内绿色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比较低,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18.5%
绿色产品的品种不够丰富,不能满足环保的需要和人民生活消费需求
15.2%
绿色产品有严重的假冒伪劣现象
17.3%

材料二:市场经营主体过分注重近期和微观利益,使我国的绿色生产营销存在不少障碍,集中表现在:许多企业仍未确立绿色营销理念,企业的生产管理方式滞后,部分企业利用“绿色产品”的名义坑骗消费者。绿色经济的发展需要企业实现“绿色跨越”。
材料三:2013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温家宝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 3.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低4.6%;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全国人大代表纷纷说:“‘两个同步’是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收入倍增’目标的具体指导,体现了党执政为民的理念。”
(1)简要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企业怎样实现“绿色跨越”。
(3)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使我国居民真正实现收入倍增计划。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