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水是生命之源,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化学实验和科学研究中,水也是一种常用的试剂。
(1)水分子中氧原子在基态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 _____;
(2)写出与H2O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微粒__ ________(填2种)。
(3)水分子在特定条件下容易得到一个H+,形成水合氢离子(H3O+)。下列对上述过程的描述不合理的是_ ____
| A.氧原子的杂化类型发生了改变 | B.微粒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
| C.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 D.微粒中的键角发生了改变 |
(4)下列是钠、碘、金刚石、干冰、氯化钠晶体的晶胞图(未按顺序排序)。与冰的晶体类型相同的是__ ___(请用相应的编号填写)
(5)在冰晶体中,每个水分子与相邻的4个水分子形成氢键(如图所示),已知冰的升华热是51 kJ/mol,除氢键外,水分子间还存在范德华力(11 kJ/mol),则冰晶体中氢键的“键能” 是_________kJ/mol;
(6)将白色的无水CuSO4溶解于水中,溶液呈蓝色,是因为生成了一种呈蓝色的配合离子。请写出生成此配合离子的离子方程式: 。
(1)钇(Y)是激光材料和超导材料中的重要元素。其钇矿石成分是Be2YxFeSi2O10。该矿石与过量烧碱共熔后,加水溶解,所得沉淀中有Y(OH)3和Fe2O3(已知在空气中熔化时矿石中只有Fe由+2价变成+3价),则x等于_______,若改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其组成,则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2)把SO2通入Fe(NO3)3溶液中,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棕黄色,此时若滴入BaCl2溶液,则会产生白色沉淀。在上述变化过程中
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又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足量的HCl溶液、CuSO4溶液和K2SO4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
(1)接通电源后,观察到甲中b电极上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据此回答问题:
① 电源的N端为_____ 极;
② 电极c上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电极f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乙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使其恢复至原溶液。
(2)若丙中盛装19g质量分数为10%的K2SO4溶液,当电极b上产生的刺激性气味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时,则丙中质量分数变为:_________________;(过程中无晶体析出)
(3)如果乙装置电解过程中铜全部析出,此时电解能否继续进行,_______________。为什么?
已知①~④均为工业生产及应用的常见反应。其中常温下B、D、J、P气体,E为分子中原子个数比为1∶l的液体。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0。M的焰色反应为黄色。(个别反应的产物已略去)
试回答下列问题:
(1) 反应F与N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反应⑤中当有1mol电子转移时,氧化剂消耗______ g。
(3) 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该反应原理的示意图,该装置中使用的是______(填“阴”或“阳”)离子交换膜。图中从d处收集到的是______ 。
(4) 工业上由D制取I的过程可表示为:
由D与B反应生成X的反应所用的设备是
①高炉②沸腾炉③接触室④分馏塔⑤吸收塔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
| b |
|||||||||||||||||
| h |
j |
||||||||||||||||
| a |
c |
f |
i |
l |
m |
||||||||||||
| e |
g |
||||||||||||||||
| d |
k |
||||||||||||||||
(1)下列____________(填写编号)组元素的单质可能都是电的良导体。
①a、c、h②b、g、k③c、h、1④d、e、f
(2)如果给核外电子足够的能量,这些电子便会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而离去。核外电子离开该原子或离子所需要的能量主要受两大因素的影响:
1.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 2.形成稳定结构的倾向
下表是一些气态原子失去核外不同电子所需的能量(kJ·mol-1):
| 锂 |
X |
Y |
|
| 失去第一个电子 |
519 |
502 |
580 |
| 失去第二个电子 |
7296 |
4570 |
1820 |
| 失去第三个电子 |
11799 |
6920 |
2750 |
| 失去第四个电子 |
9550 |
11600 |
①通过上述信息和表中的数据分析为什么锂原子失去核外第二个电子时所需的能量要远远大于失去第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表中X可能为以上13种元素中的__________(填写字母)元素。用电子式表示X和j形成的化合物____________。
③Y是周期表中______族元素。
④以上13种元素中,_________(填写字母)元素原子失去核外第一个电子需要的能量最多。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铜和浓硫酸的反应,用下图装置进行有关实验。请回答:实验中甲同学将a g铜片和12 mL 18mol/L的浓硫酸放入圆底烧瓶中加热,直到反应完毕,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和铜片剩余。
(1)请写出铜片和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装置E中D内盛品红溶液,当C中气体挤满后,D中有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实验装置D中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试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实验用品自选)
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气体。当D处有明显现象后,关闭旋塞K,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气体产生,此时B中现象是B中应放置的液体(填字母)为:。
A.饱和Na2SO3溶液 B.酸性KMnO4溶液 C.浓溴水 D.饱和NaHSO3
(2)问题讨论:为什么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铜完全溶解,你认为原因是。
足量下列药品能够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却有余酸的是。
A.Fe粉 B.BaCl2溶液 C.Ag D.Na2CO3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