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
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 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 |
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 | 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 |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①无色溶液中:
②常温下,pH=14的溶液中:
③室温下水电离的
④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中:
⑤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
⑥室温下
A.①③⑥ | B.①②⑤ | C.②④⑤ | D.①③④ |
对于实验I~IV的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A.实验I :逐滴滴加盐酸时,试管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
B.实验II:充分振荡后静置 |
C.实验III:从饱和食盐水中提取NaCl晶体 |
D.装置IV:酸性KMnO4溶液中有气泡出现,且溶液颜色会逐渐变浅乃至褪去 |
下列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解释与结论 |
A |
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气体用湿润KI-淀粉试纸检验 |
试纸变蓝 |
NO2为酸性气体 |
B |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该沉淀可能是BaSO4,该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 |
C |
向甲苯中滴入少量浓溴水,振荡,静置 |
溶液分层,上层呈橙红色,下层几乎无色 |
甲苯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使溴水褪色 |
D |
在稀AgNO3溶液中先加入过量0.1mol/L NaCl溶液,再加入少量0.1mol/L NaI溶液 |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出现黄色沉淀 |
说明Ksp(AgCl)>Ksp(AgI) |
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的三种溶液:①CH3COOH溶液②NaOH溶液③CH3COONa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忽略混合前后溶液体积变化)
A.溶液的pH值:②>③>① |
B.水电离出的c(OH-):③>①=② |
C.①和③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CH3COOH)+ c(CH3COO-)=0.1mol/L |
D.②和③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Na+)=c(CH3COOH)+c(CH3COO-) |
对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2A(g)+B(g)2C(g)△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增大A浓度的瞬间,V正 增大,V逆不变 |
B.升高温度,V正 减小,V逆增大 |
C.增大压强. V正 增大,V逆 减小 |
D.加入催化剂,V正、V逆 都增大 |